此条目应避免有陈列杂项、琐碎资料的部分。 (2022年11月5日)请协助将有关资料重新编排成连贯性的文章,安置于适当章节或条目内。
特别任务连Special Duties Unit摄于2021年,进行反恐演习训练的特别任务连成员,多数成员手持SIG SG 516 10吋短管步枪别称飞虎队格言Strength, Discipline, Unity力量,纪律,团结成立时间1974年7月23日—国家/地区 香港性质准军事化三栖特种警察部队驻地/总部 香港新界北区粉岭蝴蝶山路1号警察机动部队总部及其他行动基地部门皇家香港警察(1974—1997年)香港警务处(1997年—)功能处理高危险性罪案、拯救人质、反恐、要员保护、搜索、执行水底、空中及特别行动,并于灾难中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等上级机构行动处行动部反恐及重大事故科领导现任主管施达智警司人员装备规模攻击队:逾88名狙击队:逾10名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逾42名医疗支援队:逾16名训练组:不明警犬:至少5只其他信息吉祥物虎著名人物欧阳照刚(1999年7月至2006年2月)参与行动1978年汇丰号难民船行动1984年宝生银行解款车械劫案1985年忠信表行械劫案1992年荃湾中心枪战2002年南洋酒店绑架案2003年拘捕季炳雄2011年六亿元可卡因案2012年南丫岛撞船事故2014年启晴邨枪击案2019年反修例运动纪念日1994年20周年纪念2004年30周年纪念2009年35周年纪念 2014年40周年纪念2024年50周年纪念警用标志专用色黑色
特别任务连(官方亦称特警队;英语:Special Duties Unit,缩写为SDU;绰号:飞虎队/Flying Tigers)于1974年7月23日成立,隶属于香港警务处行动处行动部反恐及重大事故科,为香港第一支准军事化特种警察部队。主要责任为处理高危险性罪案、拯救人质、反恐、要员保护、侦测、搜索、执行水底(包括水底搜索、跟踪、搜证及潜水拯救等)、空中及特别行动,并且于灾难中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等。
香港地理环境特殊,市区及新市镇的人口均高度密集,新界座拥辽阔的郊野及山林范围,北部存在边境禁区,其馀三面临海,边界海岸线长近200公里、海域逾1,650平方公里,包括逾260座岛屿;因此,特别任务连成立后就积极发展成为一支能够在任何环境中执勤的部队,为亚洲第一支及世界上极为少数的海陆空三栖特种警察部队[1]。加上香港历史及政治因素,以及香港并无自主军队,不论香港主权移交前后,香港政府均不方便请求军队支援或者直接参与处理内部保安事件。因此,特别任务连此特种警察部队于甫成立时即被设定为以军事特种部队的模式运作,为世界上少数具备特种部队水平及兼具特种部队功能的特种警察部队。
特别任务连为警务处辖属6支特种警察部队之中的最大及最后王牌,被警务处评价为“警队一支最重要的反恐队伍”,被称誉为“精英中的精英”。成立至今,特别任务连从未在已知的任务失败过,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特种警察部队之一”[2][3][4][5]。
名称[编辑]
特别任务连为官方名称,然而甚少被官方所采用,警务处惯常别称其为特警队,在半官方或者非官式场合则直接称呼其绰号──飞虎队。
徽章[编辑]
特别任务连以插翼虎作为队徽章及吉祥物,意思取其连像虎般勇猛,如虎添翼。特别任务连的最新款徽章中,以一只朝正面向的插翼虎为标志,徽章下部写上英文Special Duties Unit,在两翼则写上中文飞虎两字。
组织[编辑]
特别任务连总部:由警务处副处长(行动)直接指挥,由一名警司出任主管暨指挥官(英语:Officer Commanding,缩写:OC),由一名总督察出任副主管兼任行政主管及训练与支援组主管。
行政组(Administration Section):负责一切行政事宜,并且作为情报分析中心。
通讯组
军械库
室内近身作战训练中心(Close Quarter Battle House)
运输队:负责一切陆上运输事宜(海事运输则由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负责)。
训练与支援组(Training and Support Section)
训练组:主要责任为筹备及主持训练事务(包括训练其他香港及海外的特种警察部队),并且合作举办《联合招募计划》,遴选人员。教官均曾经驻守于行动组,日常与投考人、试用人员以至正规人员一同训练,于需要时可以参与行动。
总部训练队:投考人队伍。
支援组
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英语:Maritime Counter Terrorism Boat Team)于水上攻击队合并至陆上攻击队后的2000年代中期成立。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实际上为一支海事行动队伍,惟同时负责维护及维修小艇队,因此被编排在支援组下。
医疗支援队(英语:Medical Support Team,缩写:MST)于1990年代成立,由一名警署警长出任主管,主要责任为在行动现场中执行急救及医疗等任务[6]。医疗支援队实际上为一支行动队伍,惟同时负责日常训练中的急救及医疗,及举办医疗相关培训课程,因此被编排在支援组下。
行动组(Operations Section):人员分为两更当值。当中全数人员均接受高级潜水训练及逾半人员接受过狙击训练。
攻击队:(英语:Assault Team)由一名总督察担任主管。分为A、Z小队,由两名高级督察出任副主管,分管A、Z两队,各由一名警署警长出任副队长,辖下细分为多支小组,由警长领导。
水鬼队 (Diving Team)
EMOE Demolitions Cadre
Tactical Roping Cadre
狙击队[7]:(英语:Sniper Team)
曾经存在组别:水上攻击队(俗称水鬼队;英语:Water Assault Team)于1981年成立,当时有12名人员,分成两小队,后来逐渐发展至约40名人员。由于水上攻击队于水中鬼魅般地行动,神出鬼没,因此得来“水鬼队”的俗称。从完成潜水训练的陆上攻击队人员中选拔,人员需要接受为期3个月的高级潜水训练。于2000年和陆上攻击队合并后解散。
水上攻击队徽章
历任主管[编辑]
本表是动态列表,或许永远不会完结。欢迎您参考可靠来源来查漏补缺。
以下确定为特别任务连自创办以来的历任主管:
郭力行(Justin Cunningham):特别任务连创办人暨首任指挥官,被称誉为“飞虎队之父”。
杜乐德(Richard Tudor)警司
罗礼(或翻译为罗利士;Danny Lawley)警司:香港警察拳击会创办人及首任主席兼教练[8]。
P.C. Ketward
温宝树(Charlie Wimbush)
白乐仁警司:外籍,曾经担任香港总督副官,于1997年6月30日主权移交前夕在总督府门前将香港总督旗交予时任香港总督彭定康[9]。
许思德(或翻译为许智德;Colin Hills)
史勿辉警司 (Barry Smith):于年青时曾经于行动组服务,包括参与过荃湾中心枪战等行动。当时获得颁授警务处处长嘉许状,并成为其中一位代表获得英女皇英勇金叶奖;现任香港警察拳击会主席兼教练。
欧阳照刚警司[10]:首位本地暨华人主管。(1999年-2006年)
郭荫庸警司 (2006年-2009年)
施达智警司(Ian Christopher Strange)
陈思达警司
历史[编辑]
前导[编辑]
197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发生多宗恐怖活动,特别是慕尼黑惨案,为世界各国警察敲响警钟。1971年3月13日,一架菲律宾航空民航飞机被疑犯劫机,逼使其航至香港国际机场,纵然此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皇家香港警察队为了防范于未然,提高反恐及处理严重罪案的警察力量,于1973年挑选了32名人员,于同年4月成立了神枪手队(英语:Sharpshooter's Team),分为一队及二队。人员均接受过英国标准反恐活动训练,神枪手队亦配备了警察队最精良的武器及装备[11]。当时,人员均为兼任性质,在有任务时才会集合,日常则负责常规的职务。期间,神枪手队处理过1973年泰国国际航空挟持案及1974年5月24日宝生银行持械行劫及挟持人质案等案件。
特别任务连成立[编辑]
后来鉴于国际间恐怖活动日益严重,警察队向英国陆军特种部队特种空勤团取经,香港警察总部指令各警区指挥官推荐优异人员进入石岗军营,接受为期约4周的训练测试。期间,人员被驻港英军军官评估能力,于训练测试完成后,先返回原来岗位,再通过多轮面试后,优秀者被获得招募成为于1974年7月23日成立的特别任务连的首批人员[12][13]。
1975年年中,外国再度传闻有恐怖份子欲借慕尼黑惨案的声势,到世界各地破坏汉莎航空的民航飞机。在特种空勤团的建议下,特别任务连的一支小队被派遣往英国接受特种空勤团训练,这就是后来于1977年11月14日成立的特别行动队(今机场特警组)。
被特种空勤团及伞兵团洗礼[编辑]
1970年代,人员需要获得上司推荐方能参与遴选。当时,遴选以至训练均过于著重体能,采用斯巴达方式训练人员,人员每日接受连续8小时训练后才开始当值。每种可以想像的体能训练皆会使用,以超越人体极限为目标。因此,于遴选及训练期间,身体承受不住而退出或者受伤(包括严重受伤及伤残)的人员不计其数,当中更有人员因为操练过度而猝死,因此能够完成训练者寥寥可数,以致当时招募人员极为困难[14]。
警察队高层有见及此,认为事态非比寻常,于是邀请了一队由特种空勤团教官所组成的顾问团队访问香港调查原因。1978年,这队顾问团队来到香港检阅特别任务连,对于特别任务连的死士式训练表示惊吓,随即提出改善建议,同时将训练任务交由驻港英军担任,配合以特种空勤团及英国陆军伞兵团的连体顾问。自此,特别任务连的训练开始踏进正轨,与此同时,特别任务连大规模地发展,包括增加装置大量先进的武器及装备等,使到战术训练内容得以全面,同时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平[15]。1981年,水上攻击队顺应改革成立;1990年,医疗支援队亦告成立。
被美军海豹六队及特殊舟艇队洗礼[编辑]
1991年1月15日,特别任务连及美国海军海豹部队第六小队在美国维珍尼亚州对外的公海上进行的一次联合训练中,模拟两队人员乘坐快艇追逐截击一艘军舰,当3名海豹部队第六小队人员完成从快艇扶靠钢梯攀爬上军舰甲板后,轮到第一位特别任务连狙击手攀爬时,其左手紧握的一条直径4吋的钢缆突然折断,致使该名狙击手从30呎高、临近军舰甲板的位置堕下至快艇上,结果其身体多处严重受伤,被逼退出特别任务连。为此,特别任务连检讨水上攻击队的训练内容,一队由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特殊舟艇队教官所组成的顾问团队访问香港,协助调校出独一无二的训练内容,大幅度地提高了攻击队及水上攻击队的水平。
为新加坡建立首支特种警察部队[编辑]
1990年代,持械行劫情况严重,特别任务连被委派执行特别行动,在持械行劫黑点及潜在罪案现场范围内藏身于警察车辆内,准备随时截击匪徒。
同一年代初期开始,警务处进入其历史上的第3阶段,发展成为服务型的警察队伍[16]。考虑到香港社会及治安等的形势转变,加上临近香港主权移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准许香港特别行政区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以外的任何军事单位),特别任务连遂重新设定其角色,对外形象从军事化特种部队转型为准军事化特种警察部队;实际上则扩展至达乎上述两种功能,其训练内容及强度均保持在军事化特种部队的水平,务求双线平衡发展,以确保能够应付任何的挑战。与此同时,特别任务连发展出适合香港独特环境的战术及训练内容,并且重新负责其训练任务;在装备和整体水平上青出于蓝,同时达至世界级中的顶尖水平[17]。1993年,特别任务连派出一队由教官所组成的顾问团队前赴新加坡,为新加坡警察部队组织建立该国家首支特种警察部队──警察特工队[18],由白乐仁警司担任训练主管。1998年起,警察特工队与特别任务连签定合作备忘录,每年派遣人员到访香港考察及接受训练等[19]。
建立快艇队伍[编辑]
考虑到香港三面临海及作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特别任务连认为需要积极提升其海事能力(特别发展海洋运输支援上的海事反恐能力),包括处理海盗袭击油轮及大型邮轮被劫持等等。1994年,香港政府拨款6亿港元予特别任务连,用以添置一小队最高航速达每小时逾50海哩的硬身橡皮艇。从此,特别任务连不再依靠水警总区及小艇队的快艇支援[20]。
香港主权移交前夕,基于特别任务连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特别任务连于香港主权移交后的前途曾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英帝国的敏感议题,曾经传言特别任务连将直接纳入英国陆军特种空勤团编制、被拼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甚至是已经解散的流言。事实上,香港主权移交后,特别任务连持续地发展。
水陆两队合并,海事能力提升[编辑]
2000年,为了提升特别任务连的全体水平,首位华人主管欧阳照刚警司将水上攻击队合并至陆上攻击队,务求对每位人员皆施以海陆空三栖的全能训练,以大幅度地提升特别任务连的海事动员能力、机动性、效率及整体质素[21]。此外,警犬队开始为特别任务连训练专门执行高危险性罪案及反恐任务的警犬(包括攻击犬等)。九一一事件后,特别任务连特别提升其装备水平及加强其核生化武器训练,引进了最新型号的枪械及核生化保护衣等。同时,特别任务连史上首次透过《警讯》于电视频道上被较为详细地介绍[22]。
2001年年初,时任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伍伟杰表示正在积极考虑每当指挥及控制中心接获涉及持械疑犯的罪案消息,由冲锋队封锁罪案现场,由特别任务连执行行动的建议,包括检讨及评估可行的方法[23]。
装备制式改革为全球化[编辑]
2002年至2004年年间,为特别任务连的装备及制式改革的另外一次里程碑。特别任务连吸纳了美国优秀特种部队(当中以美国海军海豹部队第六分队作为主要参考对象)的优点及制式,由过往因为香港为英国殖民地身份影响而完全倾向于英国制式,改变为走向现代化及全球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战斗制服由过往比较常见的蓝色转变为黑色。2004年,特别任务连拣选了3名顾问教练,远赴以色列参与一项战略性反恐交流训练课程,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在反恐战略上日新月异的各项技术,其后更新及改善特别任务连在反恐上的理论、课程及实习培育训练内容等。同年,时任警务处处长李明逵颁发处长嘉奖予特别任务连,“于2002年至2003年间,在管理、训练和反恐戒备的各项事务上精益求精,而且致力为警队各刑事单位提供专业及有效的协助,以打击持有枪械的高危险性疑犯,期间特别任务连发挥了卓越的团队精神,并且持续表现出众”[24]。
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成立[编辑]
水上攻击队解散前,特别任务连从接受过潜水训练的陆上攻击队人员中遴选,潜在加入水上攻击队以接受高级潜水训练。2000年水陆两队合并后,表现优秀的攻击队人员会被提拔接受高级潜水训练,促使特别任务连的海事能力获得大幅度地提升。然而,经过几年水陆两队合并后的运作经验及详细检讨后,特别任务连认为有需要建立比较当前更为高层次的精英制度。在香港政府财政资源充足下,除了继续提拔攻击队人员接受高级潜水训练外,特别任务连亦成立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定位及规模均比较水上攻击队高,训练内容比较水上攻击队更为广泛。
协助内地建立首支两栖特警队[编辑]
2007年,为了配合香港先后举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及2009年东亚运动会,特别任务连特别进一步提升其能力,引入了战术突击防护车等。2008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支水陆两栖的特种警察部队──深圳市公安局边防支队海上特勤队正式成立。在深圳市人民政府邀请下,特别任务连派遣了1名人员负责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潜水技能方面的指导及队伍训练事务[25]。2009年,特别任务连史上第2次透过《警讯》于电视频道上被较为详细地介绍,及史上首次有人员被访问。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巡特警总队表示将会邀请特别任务连加入警务合作[26]。
2014年,特别任务连庆祝成立40周年纪念,于5月26日在警官会所筵开24席,包括特别任务连创办人暨首任指挥官郭力行和现任指挥官施达智在内的6任主管和约300名退役及现役连员出席[27]。8月1日,特别任务连透过政府新闻处首次在香港政府新闻网公布官方文章及训练影片[28][29]。
攻击队遴选训练[编辑]
1970年代[编辑]
于1970年代,人员需要获得上司推荐方能参与遴选。当时,遴选以至训练均过于著重体能,对人员施以斯巴达式训练(包括负重80磅的石块于山野跑步,从位于粉岭的警察机动部队总部出发,跑往沙头角、绕过鹿颈,最后到达乌溪沙,不论天气及恶劣的环境,连续8小时不停地攀山涉水);又举行以打倒所有对手为完成目标的搏击生存游戏等等[30]。
成功通过训练的投考人经过最后筛选后,会被编制进入攻击队或者狙击手队作为试用人员,尔后每半年再轮流岗位[31]。
1980年代[编辑]
于1980年代举行的遴选阶段为期14日(俗称为地狱周;英文俗称为Hell Week),项目之间毫不间断,毫无休息时间,投考人需要经历连续数日无睡眠的极限情况。在首日,项目包括短跑、长跑、掌上压、体操及举重等等。次日,包括移动射击、游泳、负重(双手各举起32磅哑铃)跑步、徒手推动货车、来回于楼高36层的建筑物楼梯跑步及越野跑步等等;项目之间,部分再加插负重体操小项目。80名投考人中,一般只有1至2名能够成功通过遴选周。
至于训练内容,包括每日早操:限时10至15分钟完成跑步3至5公里、抬举大杉长途跑步、背负60磅重的沙包赛跑、举起哑铃及穿上全副武装(共重达90磅)于山岭跑步等,项目之间,绝无休息;每日连续8小时训练完成后,方才开始轮班当值。每种可以想像的体能训练皆会使用,以超越人体极限为目标。因此,于遴选及训练期间,身体承受不住而退出或者受伤(包括严重受伤及伤残)的人员不计其数,当中更有人员因为操练过度而猝死,因此能够完成训练者寥寥可数,以致当时招募人员极为困难[14]。
1990年代中期[编辑]
为了吸引更多有潜质的人员投考,特别任务连于1990年代中期更改为开放式遴选。1997年特别任务连在警察机动部队进行调查及综合有潜质的人员的意见倾向后作出检讨,于同年起采取混合多层遴选及训练课程的模式举办招募[32];至1999年更改遴选准则,强调智能体能平衡,使到更多有潜质的人员有机会表现所长,公平竞争,而非单纯由体力过人的人员占尽优势。
2001年至今[编辑]
因为以往特别任务连与机场特警组各自举办招募,使到有兴趣的人员因为时间冲撞,而未能够参加两边同时间举行的招募,使到两个单位各自可能错失有潜质的人员。2001年开始,特别任务连与机场特警组共同举行联合招募计划,以节省重复遴选时间及训练资源,并且有利于单位间的内部人手调配,吸引更多人员投考,为到每年愈80至愈110名投考人提供更多特种警察发展途径选择机会。至2013年,反恐特勤队亦加入联合招募计划。
面试[编辑]
投考加入特别任务连的人员须有至少3年年资,服务纪录良好、视力良好、不吸烟、不饮酒,并且对游泳及潜泳有非一般程度的掌握,曾经驻守于警察机动部队拥有优势[33](逾半数的特别任务连投考人为机场特警组人员)。获得所属主管的推荐后,投考人会接受面试,内容包括了解投考人投考的动机、了解投考人的胆识、性格及对恐怖组织的认识等。
遴选测试[编辑]
成功通过面试的投考人会进入为期一日的遴选测试(英语:Pre-selection,通常于每年9月首周或者10月首周举行),以测试投考人的体能是否有能力应付基本遴选内容:
甲部份:时间限制于40分钟内完成全部项目(甲级等于3分、乙级等于2分、丙级等于1分,丁级等于无分),设有最低确实数值要求(详细资料于括号内),投考人于任何一小项中不达到最低要求,就自动被取消继续参与遴选的资格。
4.8公里跑步(最低丙级):甲级‧18分钟以下、乙级‧18至20分钟、丙级‧21至24分钟、丁级‧24分钟以上
(正手)引体上升(最低乙级、最少13次):甲级‧18次以上、乙级‧13至17次、丙级‧8至12次、丁级‧7次或以下
掌上压(最低丙级、最少45次;实际上需要完成至少300次才符合特别任务连的标准):甲级‧61次以上、乙级‧51至60次、丙级‧40至50次、丁级‧39次或以下
仰卧起坐(最低丙级、最少55次):甲级‧81次以上、乙级‧61至80次、丙级‧40至60次、丁级‧39次或以下
蹲腿俯撑(最低乙级、最少40次):甲级‧50次上、乙级‧33至49次、丙级‧16至32次、丁级‧15次或以下
压体上升(最少18次):
前臂弯举(每边手各举16磅哑铃,最低丙级、最少75次):甲级‧151次以上、乙级‧101-150次、丙级‧60-100次、丁级‧59次或以下
肩上推(每边手各举16磅哑铃,最少60次)):
卧推举(最少150磅):
250米游泳:
乙部份:
10公里跑步测试:时间限制于47分钟内完成
丙部份:
1公里游泳测试:时间限制于32分钟内完成
身体检查[编辑]
通过遴选测试的投考人,会于同月月中被安排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
基本遴选[编辑]
成功通过身体检查的投考人,会被安排进入为期4日、由特别任务连、机场特警组及反恐特勤队共同主办的基本遴选(英语:Basic Selection,通常于每年10月首周一或者11月首周一举行,与遴选测试相隔一月),当中包括智能、体能(包括掌上压、举哑铃、搏击、负重(沙包及大杉等)长跑、长途游泳(从水警北分区──马料水水警基地,游往丫洲等)、跳水及徒手潜水等)、射击、意志力、压力管理、面对困难的克服性、应变能力(包括安排两名投考人为一组,要求投考人在仅配备一条绳子的情况下,构想如何两人在不沾水的情况下渡河,并且完成该任务)、心理测试、能力倾向、团体精神及领导才能测试等等。每年举行的基本遴选,通常结果有1/3投考人被淘汰[34]。
专门部队基本训练[编辑]
成功通过基本遴选的人员被挑选后,会被安排接受为期12周、由特别任务连、机场特警组及反恐特勤队共同主办的专门部队基本训练(英语:Specialist Unit Basic Training,缩写:SUBT),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武力控制技巧、搏击、枪械使用(根据统计,在训练过程中,人员均需发射逾1,500发子弹)、反恐知识、野外定向(包括地图使用及观星定位等)、基本都市战术、基本郊野战术、室内近身作战、战术运用、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由爆炸品处理课教授的爆炸品处理、由要员保护组教授的要员保护、由警察搜查队教授的反恐安全保障搜查及由警察谈判组教授的谈判等等[35]。其中基本都市战术,内容包括观察、地图知识、小队掩护、建筑物及直升机快速游绳垂降及强攻进入(Force entry)等等;基本郊野战术训练则包括了观察、地图知识、寻找掩护及埋伏点及小队协调等等。每年举行的专门部队基本训练,通常结果只有约20至30名投考人通过。
高级遴选[编辑]
成功通过专门部队基本训练的投考人,可以选择参加机场特警组高级训练或者反恐特勤队基础训练课程,于机场特警组或者反恐特勤队发展特种警察途径;或者于获得休息一日后,成绩优异及具备特别条件的投考人会被特别任务连挑选,及被发出请柬进入为期7日的高级遴选(俗称:地狱周;英语:Advanced Selection,俗称:Hell Week),以针对投考人的领导才能、独立处事能力、团体精神、心理质素及体能等作出全面性的检讨。高级遴选的挑战性极高、极其艰难,从早到晚通宵进行,近乎没有休息时间,然而项目及程序的安排极为紧凑,对投考人的耐力(体能)及意志(智能)进行极级磨练。体能内容包括一个人提起满载个人装备的行动用途行李箱,在山岭上连续跑步7小时[36]、以两人为一组,负载装备下举大杉在山岭上长跑、无护具下搏击、从一栋楼高数十层的高楼大厦顶层沿绳游下后,跳跃往位于半空中、高楼大厦楼层之间的接驳横梁(约半米阔)上,接受体能测试及在限定时间之内回答算术问题、在穿戴装备下(惟不包括潜水工具),在海域上空飞行中(高度距离海面约20米)的直升机机仓之内,被教官在无预警情况下推出机仓后,再于限定时间内游往指定地点;智能内容包括类似跟踪支援队的测试,即要求投考人观看闭路电视,及后接受考问有关内容,包括出入人数、出入人士所穿著的衣服颜色及款式,及当中某位人士的某项特征等,以测试投考人的观察力及记忆力,以及是否能够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保持专注。此外,于第6日,投考人全日会在水中度过;最后一日的部份时间,则为限时全马拉松(要求比较标准马拉松的规则严谨,而且限定时间有所缩减)。高级遴选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是要求投考人连续24小时接受体能测试后,模拟处理恐怖袭击或及拯救人质(疑犯以及恐怖份子均由现役人员以至教官充当),以了解投考人在身心极其疲惫的情况下能否仍然保持高度反应水平、冷静的判断力以及策划能力;至该阶段,通常90%投考人于此项目被淘汰[37]。每年举行的高级遴选,通常整体结果有75%投考人被淘汰[38],只有数名通过。
于2003年整个遴选过程中,约110名人员投考,结果只有约7名通过[39],全数于投考时均驻守机场特警组[40];为历来成功率比较高的一次。未能够通过高级遴选的投考人,由于已经成功通过专门部队基本训练,所以仍然可以选择参加机场特警组高级训练课程或者反恐特勤队基础训练课程,于机场特警组或者反恐特勤队发展特种警察途径。
高级反恐训练[编辑]
成功通过高级遴选的投考人,会进入为期9个月(成立至2000年代初期为6个月[41];其后一段时期为8个月;于2014年公布为9个月)的高级反恐训练(英语:Advanced Counter-Terrorism Training,缩写:ACTT;通常于每年3月中举行),以英国陆军22(即特种空勤团中的正规以及行动单位)特种空勤团之训练为标准蓝本,内容包括体能、徒手格斗、刀具格斗、枪械使用(根据统计,在训练过程中,人员均需发射逾4,000发子弹)、攻击队战术(包括房间扫荡技术及快速攻坚战术等)、战斗技巧、侦察、攀爬、快速游绳、各种车辆及直升机的行动部署及策划、机电工程、军事战术、战略、狙击训练(包括伪装、反狙击手战术(英语:Counter-sniper tactics)及空中狙击等)、炸药运用、爆破、潜水[42][43]及防范核生化(英语:CBRN defense)等[44][45]。每年举行的高级反恐训练,通常结果有75%投考人被淘汰,只馀1至2名通过。
最后筛选[编辑]
成功通过高级反恐训练的投考人经过最后筛选后,会被编制进入攻击队中其中的一队作为试用人员。
试用时期[编辑]
成功通过试用时期的人员,方能成为正式一员[46],依照志愿及强项编列攻击队或者狙击队。被编列攻击队的人员中,逾半需要接受狙击训练,潜在加入狙击队;约1/3人员会被提拔接受高级潜水训练,潜在加入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此外,行动组人员完成所有医疗相关培训课程后,潜在加入医疗支援队。
培训[编辑]
加入特别任务连的任期为最少2年半,人员每日均需要接受不同种类及更深层次的培训[47]。特别任务连对人员数量的宗旨为宁缺勿滥,未能够通过每日测试、定期考试或者被发现(包括生理或者心理上)为不适合者,会被即时辞退[48],通常为重返机场特警组等该名人员原来驻守的特种警察部队单位。成立至2014年8月30日,曾经于特别任务连服役的人员仅383名[49][50]。
院前创伤生命救援术[编辑]
院前创伤生命救援术(英语:Pre Hospital Trauma Life Support,缩写:PHTLS)为由香港警务处与香港圣约翰救伤会合作举办的课程,内容由美国紧急医疗技术人员协会(英语: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及美国外科医学院(英语: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拟备,为期两日在香港圣约翰救伤会总部举行,由具备资格及在院前创伤生命救援术范畴服务中的在职医生、护士和救护人员担任导师,专门供予具备高级急救资格的警务人员修读。课程旨在评估人员对处理严重受伤个案的知识(包括运动学中的创伤及生理学及病理学等)以及根据处境情况所采取的即时生命支援治疗的技巧(包括验伤、脊椎制动及气道处理等)及水平。成功通过考核的人员将会获得紧急医疗技术人员协会颁授院前创伤生命救援术证书[51]。
战术及行动医学课程[编辑]
战术及行动医学课程(英语:Tactical Medicine Course)为由医疗支援队与医院管理局合作举办的课程,为期半年,专门为到警察机动部队及特种警察部队设计,由医疗支援队人员出任导师,由医院管理局职员出任客席讲师及对课程提供专业意见。课程分为12个单元,每单元为期一至两日,每月教授两个单元。内容涵盖多个专业范畴,包括创伤医疗、紧急辅助医疗、意外处理及核生化事故等的处理。训练地点分别为警察机动部队总部、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及急症室,以及救护车随车待等。成功通过考核的人员将会获得由警务处助理处长(行动)和香港中文大学意外及急救医学教授联名签署的证书,成为合资格的警察战术医疗员(英语:Police Tactical Medic)[52]。
警察辅助医疗急救课程[编辑]
警察辅助医疗急救课程(英语:Police Paramedic Training Programme,缩写:PPTP)于1995年起教授,是由香港警务处和医院管理局合作举办的专业化急救及医疗训练课程,用以专门训练部分香港警务处部门的警务人员,人员接受训练后会成为警察辅助医疗急救人员(英语:Police Paramedic Cadre,缩写:PPC);所获得的资格,相等于一名拥有二级紧急辅助医疗资格的香港消防处救护队目。课程由香港警务处顾问编排,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战术及行动医学的课程。为期10日的密集式训练(包括到医院实习)内容包括:气道及呼吸的处理、中心静脉导管、静脉注射及输液法、创伤处理、缝针技巧、高级心脏支援术、分流和灾难应对、细菌、化学污染、辐射、核生化及恐怖袭击处理等等。通过基本训练后,人员将会被派往医院急症室实习。为求掌握高水平的急救技巧,人员亦必须持续地复修有关的训练课程[53][54]。
警察导向战术急救医疗课程[编辑]
警察导向战术急救医疗课程(英语:Police Oriented Tactical Emergency Medicine Course,缩写:POTEM)于2006年11月起教授,由香港警察学院的3位医疗顾问设计,分别是医院管理局新界东医院联网急症科统筹专员暨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急症科部门主管陈德胜医生、新界西医院联网矫型及创伤学组联网部门主管周育贤医生和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意外及急救医学教学单位的郭浩祺教授,为专业化的战术急救训练课程,分为3个层次──初级、基本以及高级训练,用以专门分别培育训练部分香港警务处部门的警务人员,人员接受训练后会成为警察医疗员(英语:Police Medic),在战术环境、突发事故或者灾难现场发生时为到伤者提供紧急医疗服务,避免救援及紧急医疗队伍可能因为环境、时间及能力的阻碍而无办法第一时间深入现场照顾伤者,延误救治。
特别任务连人员需要接受当中为期8日、针对特别行动单位的行动需要而设计的高级训练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初基训练课程中的日常警察事务期间所遇到的受伤事故,包括急救医疗集体打斗所引起的创伤、爆炸或从高处堕下受伤以及四肢骨折等等技巧;基本训练课程的战术急救医学、运输医学,以及枪伤和生化事故导致受伤个案的处理;以及高级训练课程独有的在户外各种不同的模拟行动中进行训练[55][56]。
狙击队遴选训练[编辑]
除了吸纳具备加入狙击队志愿及强项且成功通过试用时期的人员,狙击队亦从接受过狙击训练的攻击队人员中遴选,包括要求达致连续射击5弹命中红心,差距不得多于一寸[57]。
成功通过遴选的人员,会接受为期数个月的基础训练,内容包括学习使用光学仪器、锁定目标(英语:Target acquisition)、特殊侦察(英语:Special reconnaissance)及反侦察(英语:Countersurveillance)、渗透战术及逃脱术(英语:Escapology)等等。
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遴选训练[编辑]
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从完成高级潜水训练的行动组人员中遴选,过程包括水下求生项目,投考人在水底下被绑住四肢的情况下,需要于限定时间下自行将绳索解开,并且浮出水面呼吸。
成功通过遴选的人员,会进入为期3个月的基础训练,内容以英国皇家海军特殊舟艇队为标准导向及蓝本,包括划艇、快艇驾驶、攀爬锚链、轮船攀爬、水肺潜水及循环气潜水(英语:Rebreather diving)(俗称无泡潜水,为一门高危险性潜水技巧;人员在接受训练时,教官会经常拔掉人员的氧气管、关掉供氧按钮或者扯掉其氧气罩,让人员学习解决及适应在无氧气的情况下在水底生存。)以及蛙人训练(包括两栖侦察(英语:Amphibious reconnaissance)、水底爆破(英语:Underwater demolition)、排除水底障碍(英语:Clearance diver)(包括爆炸品处理)、水中战斗、潜水拯救及反蛙人技巧(英语:Anti-frogman techniques)等等)等等[58]
医疗支援队遴选训练[编辑]
医疗支援队从完成所有医疗相关培训课程的行动组人员中遴选,人员需要先在香港接受由警务处和医院管理局合作举办的专业急救及医疗等训练课程,再接受由英国军队及美国军队特种部队所提供的训练。
飞虎犬遴选训练[编辑]
自2000年代起,为了配合需要,警犬队为特别任务连训练专门执行高危险性罪案及反恐任务的警犬(包括攻击犬等)──被通称为飞虎犬[59],首批为来自荷兰的玛莲莱犬,后来全数为比利时玛连莱犬,至2014年8月至少5只。被挑选为特别任务连犬的先决条件是纪律及体能均比较优秀,并且无惧强光、枪声及爆炸等巨响,及能够与人员一同上天下海,随时随地(包括登上直升机及快艇等等环境)执行职务;经过战术训练后,将能够配合战术行动与人员一同参与室内近身作战,作出扰敌效果及攻击敌人;出动时均穿著战术衣及保护鞋[60][61][62][63]
部份训练特别任务连犬的警犬队人员曾经驻守于特别任务连,部分曾经远赴荷兰鹿特丹警犬训练学校修读相关课程。
联合训练[编辑]
世界多国特种警察部队以至特种部队经常派遣人员远临香港取经,新加坡警察部队警察特工队等等皆以特别任务连作为首选的标准机构;其中警察特工队于1998年起,每年派遣人员前赴香港接受为期两周的联合训练。而特别任务连每名人员每年都会远赴外国(主要是英国及美国),接受为期两周的联合训练,获保送或者获挑选参与特别训练课程者则不止两周。
英国陆军特种空勤团、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特殊舟艇队、英国皇家空军、美国海军海豹部队、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开发组、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美国三角洲部队、美国空军、美国海岸防卫队、美国特种武器和战术部队、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法国国家宪兵干预组、韩国陆军第707特殊任务营[64]及以色列国境警察特勤队等等定期与(包括邀请)特别任务连进行观摩、交流、联合训练[65][66]以至举办人员交换训练计划[67]。
于香港主权移交前,特别任务连在香港经常与驻港英军(包括啹喀旅(英语:Brigade of Gurkhas))及来访的英国军队联合训练;于香港主权移交后,在香港则通常与访问香港的美国海军(例如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亦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特战连进行交流培训,近年有网上图片指出驻港解放军特战连与特别任务连进行联合训练及指导驻港解放军进行射击训练。海外方面,特别任务连于香港主权移交前定期与驻港英军、乃至会合英国军队共同前往马来西亚及汶莱等与当地的本地或者英属海外驻守军队进行联合训练。根据一个为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退役人员所建立的网站披露,一名被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派遣在汶莱训练汶莱马来亚(英语:Brunei Malay)军人的特殊舟艇队反恐第一组教官(为军士长),获特别任务连教授筑棚建筑技术,及使用竹制作武器及设计陷阱等丛林战略(英语:Jungle warfare)知识及技巧等,其后他将这些技术带返英国,灌注在特殊舟艇队的训练课程中[68]。
近年,根据网络上零星披露的信息[69],特别任务连部分成员曾经前往美国陆军约翰·甘迺迪特种作战训练中心进行联合空降训练。
2019年反修例事件后,西方国家暂停对香港的装备出口与训练合作,特别任务连部分成员在香港警务处的官方资助下前往欧洲安全学院等私人训练机构,继续保持其来自欧美体系的技术处于最新状态。[70]
2024年,网上照片流传特别任务连分别前往内地乌鲁木齐及成都与当地特警部队进行联合训练。
根据香港警队官方纪录片,时任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声称特别任务连会继续“与世界各地的其他反恐队伍进行定期交流”,但没有提及更多资讯。[71]
竞技[编辑]
特别任务连定期与其他特种警察部队以至特种部队竞技,包括参与由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每四年在德国圣奥古斯丁举办的战斗队伍大会(英语:Combat Team Conference)等等。2000年代中期,特别任务连在世界特种部队比赛中名列三甲,其馀两队为美国某支特种武器和战术部队及英国特种空勤团。
演习[编辑]
于香港国际机场位于启德机场的年代,特别任务连每季都在该处举办反劫机演习,由国泰航空借用民航飞机供予模拟用途。每次举办,世界各地反恐队伍都会派遣人员前赴香港共同参与,例行单位包括美国海军海豹部队及其他亚洲国家相关单位,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汶莱等等;英国特种空勤团则通常以观察的角色参与[72]。
而每年亦会和相关警察部门一起参与不同类型的反恐演习,务求于真实行动时能更有效率地到达现场,执行任务。
工作服[编辑]
特别任务连的军装为黑色,战斗服装则包括蓝色、黑色、深绿色、城市灰色、英国丛林迷彩(英语:Disruptive Pattern Material)、美国林地迷彩(英语:U.S. Woodland)、MultiCam及MultiCam Tropic等。当中分为连身或分身战斗服,均经过特别的设计,除了具备有一般香港警察军装(防水、阻燃、防菌及阻挡血渍渗透等)功能外,部分服装的外层更特别涂有防止红外线侦测的物料等。
已知装备[编辑]
特别任务连的装备全部经过精心挑选及设计,全部装备具有防水功能,可于潜水情况底下使用[73]。此外,每名特别任务连人员的随身装备共重逾50磅[74][75][76],因应需要以及岗位而可能携带的额外装备,共重逾90磅。下列为已经曝光、记录过或公开过的装备。
通讯[编辑]
通讯器材
耳鼓传导对讲系统(配备护耳功能)
喉头送话器,于1970年代由张炳光督察引入,人员可以无须开口发声,凭借喉咙震动该感应器,再转换成声音传送。
对讲机
收音器
墙钉式扩音器
PTT
Motorola手咪
3M Peltor PTT
Nexus U94 PTT
Invisio V60
EARMOR 定制版 PTT
萤光棒
闪光灯
求生灯
浮标
强力望远镜
夜视镜
AN/PVS-7(已退役)
MUM-14
DTNVG-14
ARGUS BNVD-1431 MK2
无人机
DJI Avata
针孔摄影机
热能探测器
雷达影像系统
雷射指标器
Steiner DBAL-A2
Steiner DBAL-A3(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Steiner CQBL-1(HK MP5A3冲锋枪使用)
Steiner DBAL-PL(克拉克17手枪使用)
医疗[编辑]
医疗设备
急救包
金属保温毡[77]
长脊椎板
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
呼吸辅助器
CAT止血带
医疗氧气
脉搏血氧定量计
防暴[编辑]
防暴装备
阻燃巴拉克拉瓦头套,分为单孔(现时)或是三孔(过去)款式,由阻燃物料(包括Nomex及Kermel等)所制造。用作阻燃、对人员的身份保密及对疑犯造成心理压力。
Arc'teryx LEAF Assault Balaclava
固固防燃战术头套
防弹头盔
LBA Defender F5、F6 2、F6T Screwless PASGT(仅少量现存)
M88(已退役)
National Plastics AC100/1
MICH 2000及2001
Ops-Core FAST XP HIGH CUT(现役)
黑色涂装配搭Multicam、Multicam Tropic或军绿色盔布
Ops-Core FAST SF(现役)
固固飞虎系列防弹头盔(现役)
黑色涂装配搭Multicam Tropic或军绿色盔布
战术头盔
Pro-Tec Ace
Ops-Core FAST Bump
防爆风镜
Boll'e X500、X800
Oakley
ESS USA Striker Tactical XT
Pyramex I-Force Slim
Revision StingerHawk
Gatorz Delta
Pyramex Highlander
潜水镜
抗噪耳机
3M Peltor Comtac III
3M Peltor Comtac XPI
MSA SORDIN Supreme
Ops-Core AMP
EARMOR M31H
EARMOR M33 MilPro
防毒面具
S6(英语:S6 NBC Respirator)(已退役)
AVON S-10(英语:S10 NBC Respirator)
MSA Advantage 1000 CBA-RCA
AVON FM12
3M Scott FRR
战术背心
Black Hawk CCK Hawk S.T.R.I.K.E Omega
充气式救生衣
ADVANCED TACTICS E35 紧急救生背心
防弹衣,包括PA System出产款式。
携板背心/护甲,分为多类,因应不同岗位而设计出不同款式,包括下列例子: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由特别任务连自行研制,达至Global Armour Highmark NIJ Level III NIJ级别
2000年代初期以后:
PA System Second Chance 防弹衣
2012年后:开始采用附载MOLLE系统的携板背心。
Tactical Tailor Fight Light Plate Carrier(FLPC)
Multicam
MSA Paraclete Releasable Modular Vest(RMV)(目前已退役,“坚盾”时期大量使用)
Crye Precision Jumpable Plate Carrier (JPC) 2.0 / Swimmer Cut
Ranger Green
Multicam Tropic
Paraclete ARMIS Gen 2
P.A. Systems Plate Carrier Full Body Armor
钛敌科菁英EDS 2.5 LC
Ranger Green
ABTGEAR Spider Rappel Plate Carrier
Ranger Green
IV,属最高保护度防弹背心,重7.5公斤,可以抵挡穿甲弹类的阻挡力。
IIIA+,属于硬体背心,重1.95公斤,可以抵挡IIIA级及部分步枪弹类的阻挡力。
IIIA,属最高保护度软体背心,重1.4公斤,可以抵挡绝大多数的手枪弹类(97%以上)的阻挡力。
III,属于硬体背心,重4.5公斤,可以抵挡IIIA+及步枪(包括AK步枪)弹类的阻挡力。
作战服
黑色/深蓝色防火连身服(已退役)
英军DPM(英语:Disruptive Pattern Material)迷彩服(已退役)
美军M81丛林迷彩作战服(英语:U.S. Woodland)(已退役)
灰色工作服(已退役)
军绿色连身服
蓝色连身服(部署到特别战术小队的队员穿著)
Crye Precision G3 Combat Shirt and Pants
Ranger Green
Multicam
Multicam Tropic
TRU-SPEC Tactical Response Uniform (TRU) Combat Shirt and Pants
Multicam Tropic
Woodland
固固阻燃战术蛙服 战术版
Ranger Green
Multicam Black
枪套
Safariland 6004
Blade-Tech WRS Level 2 Duty Holster w/ Tac-Light
Safariland 6005 w/ DBAL-PL
Safariland 6304RDS MCTP
防生化衣
游绳手套
防火手套,同时具有防滑功能,包括Nomax款式, 一般为黑色或深绿色。
战术腰带
PA System出品款式
Yates 463D
Ricon ranger green Tactical Belt
腰封
High Speed Gear Laser Slim-Grip Padded Belt
护膝
ALTA 50413
Crye Precision AirFlex Knee Pads
战术靴,包括Matterhorn 1840、Crispi SWAT HTG、Adidas GSG9、GSG9 II、Rocky 6069及Lowa Zephyr GTX Mid TF等。
防弹盾
FDS Modular Armour Shield Systems
BAKER BALLISTICS MRAPS IV
防弹网
防弹毡,面积达4呎乘6呎,须由4人合力撑起。
战术装备[编辑]
特殊装备
战术笔
战术头盔求生灯
CORE SURVIVAL HEL-STAR 6®
OPSMEN EARMOUR F101 Stealth Survival Light
军刀,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开发群Mark 3 Mod 0。
闪光弹,包括循环再用款式。
连爆闪光弹,包括循环再用款式。
烟雾弹,包括手掷式CS N225及投射式SGA-300等多种款式。
震撼弹,英国制造,重约半磅,价值2,000港元一枚,设计有11个窿口,于3秒内可以连续爆发出11次震耳欲聋的巨响(最高达至175分贝)以及发出等同于2,000,000支烛光同时间所闪亮出的刺眼强光,可以致使疑犯短时间内暂时盲聋,使到疑犯顿时丧失反抗能力[78]。
催泪弹
爆竹
定向炸弹,以塑胶炸药造,用作分别贴于门锁及两个门铰位置的三个重要点上,爆炸后,门会被破开,并且向屋内的方向飞塌。
充电线切割(Charge Linear Cutting)型炸药,主要用作切割用途,由于炸药分量少,故此其爆炸声浪亦相对地小,比较难以察觉。
引爆线圈
抑制器
战术电筒
Surefire 628(HK MP5A3冲锋枪使用;已退役)
Steiner Mk3 Battle Light(HK MP5A3冲锋枪使用)
Steiner Mk4 Battle Light(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Steiner DBAL-PL(格洛克17手枪使用)
瞄准镜
Aimpoint Comp M2红点镜(供HK MP5A3冲锋枪及KAC SR-16突击步枪使用;已退役)
EOTECH 552全息瞄准镜(供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EOTECH EXPS3全息瞄准镜(供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Aimpoint Micro T2红点镜(供HK MP5A3冲锋枪及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Aimpoint(英语:Aimpoint) Pro红点镜(供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SIG Romeo 4T红点镜(供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Aimpoint 3XMag放大镜(供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Trijicon ACOG倍率瞄准镜(供柯特M733卡宾枪使用;已退役)
Leupold Mark 4 CQ/T倍率瞄准镜(供HK G36KV突击步枪使用)
Schmidt & Bender 1-8x24 PM II Short Dot Dual CC倍率瞄准镜(供SIG SG 516突击步枪使用)
Schmidt & Bender PM II倍率瞄准镜(供精密国际AX308狙击步枪使用)
增高瞄准镜座
Unity FAST Micro
Scalarworks LEAP/01
GBRS Hydra Mount
索带
爆破[编辑]
爆破工具
铁剪
电动油压剪
电动切割器
铁笔
电锯
铁锤
压力柱
司马图快速爆破器:为一套液压工具,其万能剪机及积趸接驳至起动泵后,即可以进行剪割、拖拉、推动、折断、擘分、起重及爆破等不同工序。
水底[编辑]
水底装备
潜水衣
Waterproof Diving M47 TACTICAL DRYSUIT
Waterproof Diving CUSTOM TACTICAL WETSUIT
蛙鞋
潜水刀
水肺
循环式潜水呼吸器(封闭式纯氧水下呼吸器)
Dräger LAR V Series
水底推进器[79]
ROTINOR DIVEJET RD2
磁石棒
个人武器[编辑]
枪械
手枪[编辑]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服役年份
参考资料
史密斯威森10型
美国
-
1973年
-
白朗宁GP35 HP Mk3
比利时
1973年—1990年代初
克拉克17
奥地利
现役为第三代版本
1990年代初—
[80]
克拉克19
现役
冲锋枪[编辑]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服役年份
参考资料
史特林
英国
-
1973年—1970年代末
-
HK MP5系列
德国
采用型号包括:A3、K、K-PDW、SD3,刚引入时由驻港英军射击教官教授使用及保养
1980年代初—
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战斗步枪[编辑]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服役年份
参考资料
柯特AR-15 Sporter I
美国
-
1973年—1980年代初
-
柯尔特M733
1982—2000年
FR Ordnance MC51
英国
1992—1996年
HK53
德国
现况不明
柯特M16A2
美国
KAC SR-16 M4
首批购入共72把,每把价值16,000港元
2001—2015年
HK G36KV
德国
-
2001年—?
SIG Sauer 516
美国
目前的主力步枪,分为10寸(卡其色及黑色涂装)和16寸枪管(黑色涂装)版本
2015年3月—
狙击步枪[编辑]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服役年份
参考资料
雷明登700
美国
-
现况不明
-
L42A1
英国
1980年代初—1990年代
精密国际AW
1990年代初—?
精密国际AWP
SIG SSG 2000
瑞士
SIG SSG 3000
德国
精密国际AX308
英国
2010年代初—
CS/LR4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年—
[81]
CS/LR35(英语:CS/LR35)
2023年—
[82]
HK G3/SG1
德国
1980年代初—?
-
HK PSG1
KAC SR-25
美国
1990年代末—
精密国际AS50
英国
现役
霰弹枪[编辑]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服役年份
参考资料
雷明登870
美国
分为短及长管两型,主要用作破门及镇暴
1980年代初—
-
伯奈利M1
义大利
-
1980年代初—?
弗兰基SPAS-15
现况不明
榴弹发射器[编辑]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服役年份
参考资料
B&T GL-06
瑞士
于2019年反修例运动中曝光
现役
-
M320
美国
ARWEN 37
英国
发射低杀伤力榴弹,于2019年反修例运动中曝光
运输[编辑]
运输工具
警察车辆[编辑]
超级美洲豹直升机是特别任务连于晚间行动时所采用的主力机种。
新款警察机动部队装甲车,俗称“锐武”,于2009年投入服务。
特别任务连的警察车辆有部份是没有香港警察徽章或者标志,并且经过伪装、改装以及特别制造,车牌号码并非按照一般香港政府车辆格式,与一般的香港警察车辆的性能及功能不同。运输工具队伍中包括防弹车、装甲车、其他特种车辆、船队以及由政府飞行服务队支援的全体飞机队伍。
福特全顺货车,已经退役。
梅赛德斯-奔驰斯宾特310货车,已经退役。
梅赛德斯-奔驰斯宾特518CDI大型客货车,其中两辆用作救护车,已退役
梅赛德斯-奔驰斯宾特319CDI大型客货车,用作救护车。
梅赛德斯-奔驰斯宾特519BT大型客货车,于2020年引入,只有1辆。
梅赛德斯-奔驰斯宾特419CDI大型客货车,用作救护车,于2025年引入。
梅赛德斯-奔驰斯宾特519大型客货车,于2025年引入。
梅赛德斯-平治T2(英语:Mercedes-Benz_T2)609D货车,已经退役。
梅赛德斯-平治Vario818D特大型客货车,于2013年引入,合共9辆。
欧霸Daily大型客货车,于2010年代中期引入,只有1辆
三菱扶桑卡客车
丰田Coaster卡客车
丰田陆地巡洋舰四驱车,拥有大型防撞捍及车顶梯等,已经退役。
新一批于2013年引入,总共3部
三菱帕杰罗四驱车,已经退役。
越野路华卫士四驱车,具备防弹功能,拥有大型防撞捍及车顶梯等,已退役
装甲战术截击车,(由Jankel(英语:Jankel)改装为战术突击防护车(Guardian Tactical Intervention Vehicles),俗称怪兽[83],于2006年引入4辆,每辆价值2,811,000港元[84]。车辆内部设有先进电子设备,外部可以拆件重组,随意组合成为攻击平台、救生台及天梯,可以协助人员执行多种任务包括反劫机等。车辆全身密封不透,表面被涂上具有不反光及防止辐射渗透的特殊材料,已退役。
梅赛德斯-平治乌尼莫U5000装甲车,由德国制造装甲车身和其环境保护柴油引擎,由法国制造军警专用四驱底盘,于2008年12月起陆续运抵香港,经过测试及改装后,于翌年3月投入服务,共有6辆,每部价值6,062,000港元[85][86][87][88],已于2022年退役。
梅赛德斯G63防弹车,由德国公司Alpha Armouring改装而成的防弹车,出厂时已装有警车灯。总共3部。每部价值约5,200,000港元。
16吨卡车:法国制造,最先一批于1999年引入,至少6辆,由特别任务连设计,交由机电工程署改装。具备防弹功能,为流动军火库,另外载有不同装备及工具,例如专门用作反劫机的长钢梯等[89]。新一批于2010年代引入,总共3部。
猛狮24吨密斗货车,于2003年引入,至少7辆,由特别任务连设计,交由机电工程署改装。具备防弹功能,为流动军火库,另外载有不同装备及工具[90],于2010年代退役。
战术装甲车(Armoured Tactical Intervention Vehicle),型号为CAMBLI Blackwolf。于2019年10月斥资3150万港元购买4部战术装甲车,每部价值约787.5万港元,并于2021年开始投入服务。此车根据福特F550底盘改造。此车可载10人,车顶设独立梯级装置以支援劫机等多种任务,车身两侧及每扇门均设有射击孔。
警察船艇[编辑]
小艇,最少两艘[91]。
硬身橡皮艇,最先一批于1994年引入,最高航速每小时逾50海哩;最少3艘。
法国ZODIAC HURRICANE ZH940 OB II,3艘,于2018年斥资3,671,457美元购买,船长约9米,定员8名,最高航速可达每小时58海哩。
突击登陆艇,从意大利FB Design(英语:FB Design)购买,分别有2款型号[92][93]。
FB 55 追截/登船快艇[94],3艘,于2003年1月斥资3,648,000美元购买[95],船长约16米,定员20名,最高航速可达每小时70海哩[96]。
RIB 42 SF 高速追截快艇[97],3艘,于2003年10月斥资2,702,835美元购买[98],船长约13米,定员14名,最高航速可达每小时70海哩[99]。
高速登船艇,6艘,于2022年8月斥资24,590,000美元向法国ZODIAC购买[100],型号为ZODIAC HURRICANE ZH定制版本,定员20名,最高航速逾每小时60海哩。将会分批于2024至2025年抵港,取代旧款突击登陆艇。
飞机队伍[编辑]
由政府飞行服务队支援的全体飞机队伍。
大事记[编辑]
汇丰号难民船行动[编辑]
1978年12月24日,特别任务连奉命出动参与汇丰号难民船行动,事后全体获得香港总督嘉许状。
宝生银行解款车械劫案[编辑]
主条目:宝生银行解款车械劫案
忠信表行械劫案[编辑]
主条目:忠信表行械劫案
忠信表行械劫案于1985年5月1日在尖沙咀发生,一个由7名匪徒(包括后来沦为头号通缉犯的季炳雄)组织而成的犯罪集团,持械行劫位于弥敦道46号的忠信表行,期间3度爆发警匪枪战,双方开火合共逾百响,犯罪集团凭借强大军火而成功突破警察重围、满载而归。经过逾4个月的追捕,最终由特别任务连策划攻坚行动,一枪不发,成功生擒全数7名疑犯,并且起出3支枪械,以及寻回9成贼赃。
荃湾中心枪战[编辑]
主条目:荃湾中心枪战
荃湾中心枪战于1992年12月1日在广州楼23楼,特别任务连围捕持械匪帮,并且爆发枪战。事件中6人全数被拘捕,3名特别任务连人员受伤(其中一名警长严重受伤,失去眼球,被逼退出特别任务连)和4名探员受伤。事后,全体特别任务连人员获得颁授警务处处长嘉许状,其中3位(警司司马辉、警长张光强和李文瀛。)代表获得英女皇英勇金叶奖[101]。
南洋酒店绑架案[编辑]
2002年9月8日清晨,在时任主管欧阳照刚警司领导下,20多名特别任务连人员掩至湾仔摩利臣山道南洋酒店,其中6名人员登上9楼,向目标房间发射了4枚破门钢球及投掷震眩弹,强攻进入其中14号室房间,成功拘捕案中主脑──曾经持械行劫一名浅水湾银行大班,及于1993年1月2日与3名同党持械行劫一间油麻地太平馆及引发警匪枪战的省港旗兵首领(后来被特别任务连拘捕、被判处以入狱10年),因为腰间两边经常佩有黑星手枪而有“双枪王”之称的潘銮彬,和其两名党羽[102][103],并且起回当中的40万港元赎金、一批贼赃[104][105][106][107][108]及大批证据[109],整个过程不足10秒钟时间[110][111]。
拘捕季炳雄[编辑]
主条目:季炳雄
2003年12月24日,于香港、中国大陆、加拿大及美国多处干犯过罪行,正在雇用省港旗兵准备于该年圣诞假期及翌年新年期间策划及(于金钟太古广场或中环一间珠宝金行)进行连串持械行劫罪行,被香港警务处于2001年7月创下香港历史上最高悬红纪录(200万港元)[112]及被国际刑警组织出示红色通缉令的“末代贼王”季炳雄[113][114][115]及其党羽被特别任务连拘捕[116],结束自1980年代起,香港无间断由省港旗兵策划及参与的持械行劫罪行,为2000年代以后的香港治安奠定了基础。
由于季炳雄涉及多宗的严重罪案,刑事情报科一直都锲而不舍,由跟踪组长期监视与季炳雄有接触往来的亲友或当年犯罪的同党,包括于惩教署服刑中的有关人物在内,同时与惩教署联络,监视即将刑期满出狱的积犯,亦密切注视数名被视为与季炳雄有联系的积犯。2003年8月,刑事情报科发现一名刚出狱的目标人物非常活跃,四出联络一批匪徒,怀疑密谋有所动作,跟踪组遂奉召加入协助监视,至12月中旬发现一度于香港匿迹的季炳雄露面与上述人等接获,并且迁入油麻地渡船角文汇街文景楼上摆下巢穴。期间跟踪组一直有固定监视,至12月底发现其有大批相信为藏有军火的行李分批从中国大陆运到。刑事情报科相信季炳雄集团正在策划一连串的持械行劫罪行,于是联同多个部门先发制人[117]。24日凌晨两时许,在主管欧阳照刚和副主管郭荫庸领导下,特别任务连连同刑事情报科跟踪支援队以及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在油麻地渡船角文汇街文景楼部署,Z队及跟踪支援队将目标建筑物周边的6条街道封锁,并且重重布下防线;S队则于文辉楼及文景楼外墙棚架上摆下埋伏。凌晨3时半,A队以几秒钟时间,对12楼29室进行爆破及强攻进入[118]。A队先以定向炸药炸开铁闸[119],再以霰弹枪发射一粒重钢珠击毁门锁,然后以大铁锤击毁木门。A队一拥而入,极速以大铁锤击毁屋内三道房门,于靠近文英街的一房间内,将欲擒向前拿取一支已经上膛的曲尺手枪的季炳雄制服;季炳雄的党羽吴振强(曾经与季炳雄一同参与持械行劫罪行,曾经因为一宗持械行劫罪案而被判入狱13年,于同年8月出狱后随即与季炳雄再度会合)于另外一间房间内被制服[120][121][122]。事件中起获了近30年来最大批的军火[123],包括1支AK-47突击步枪、两支霰弹枪、一支0.45口径手枪、7支54式手枪、882发子弹及7个手雷[124][125][126]。整件案件中特别任务连不费一弹、无人伤亡,疑犯亦被活捉[127],备受赞赏[128][129]。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于同日下午亲身前往香港警察总部高度赞扬参与行动的警务人员[130][131][132];事件被比喻为最平安的平安夜,提早给香港的圣诞礼物[133][134][135][136][137]。
六亿元可卡因案[编辑]
2011年9月16日,毒品调查科于屯门蓝地福亨村回收废料货仓内破获香港历史上最大宗的毒品罪行──六亿元可卡因案,由特别任务连强攻进入案发现场,并且成功拘捕4男2女,其后留守现场与狙击手队戒备,掩护进行搜证的同袍。另外亦于疑犯被扣留的警署及存放毒品的警务建筑物一带戒备[138]。
南丫岛撞船事故[编辑]
2012年10月1日至5日,特别任务连于南丫岛撞船事故现场海域进行救援任务[139],并且潜进沉船搜证及搜索遗物等[140]。是次行动为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历来动员规模最庞大的其中一次,其中10名人员于2013年10月26日在礼宾府主持的2013年度授勋典礼上获得颁授行政长官公共服务奖状[141]。
启晴邨枪击案[编辑]
主条目:启晴邨枪击案
2014年6月1日上午,跟踪支援队包围启德启晴邨乐晴楼1006室,参与拘捕涉及于日前(2014年5月31日)发生的枪击案的疑犯[142]。至早上11时许,疑犯突然开门及向人员射击两枪,人员则回击一枪。其后,特别任务连赶赴现场,于早上11时45分左右,两名人员从楼宇外游绳而下,在同幢大厦11楼窗外高空戒备[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最终疑犯于特别任务连强攻进入单位后被发现不省人事,相信已经吞枪自杀,被救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后,证实死亡[152][153]。于行动中,共检获两支手枪及(未计算此前已经发射的子弹)8发子弹[154][155][156]。
对比于特别任务连成立以来处理过的数百宗行动中,启晴邨枪击案的严重情况实际上属于轻微。然而,基于香港已经多年无再发生枪击案件,而且处理该案为事隔2003年拘捕季炳雄十年后,特别任务连再一次于现场直播下执行行动,因此该案备受香港社会关注,获得香港报章连日广泛报道。
反修例运动[编辑]
主条目: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香港理工大学冲突和太子站袭击事件
反修例冲突期间,由特别任务连、反恐特勤队、机场特警组和铁路应变部队等特警单位组成,俗称“速龙小队”的特别战术小队在多次示威活动中出动镇压示威者,并引起连番争议。民间有批评声音指控速龙小队往往以极为直接和冷漠的暴力手段对付示威者,即使示威者已被制服,速龙人员仍会继续以警棍或拳头击打示威者以达致被制伏的示威者完全丧失反抗能力,被制服的示威者往往也会出现多处受伤乃至骨折的可能,甚至可能被直接押往拘留审问、不准被捕者接受任何人道救治。包括8月11日在太古港铁站无视挤在扶手电梯上的示威者跌倒、酿成人踩人事故的危险,仍以胡椒球弹近距离射击、以警棍殴打现场所有躲进太古站内挤成一团的示威者与旁观市民,以及其他靠近示威者的人士如记者和义务救护员;另外在8月31日太子站袭击事件中,针对所有在站内的示威者以及其他市民发动无差别袭击。加上整场反修例运动当中警民关系处于高度对立局面,因而有网民、示威者蔑称之为“畜龙小队”[a]。
从网上流传的多张相片可见,在2019年11月的香港理工大学冲突期间,来自特别任务连和反恐特勤队的速龙队员手持荷枪实弹的SG 516突击步枪和MP5冲锋枪与示威者对峙的场面[157][158]。另有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职员拍摄到特别任务连队员在该博物馆进行部署并将照片上传至互联网而被警方以“阻差办公”为由拘捕[159]
此外,由国际特赦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提到在2019年反修例冲突期间,速龙小队“严重滥用武力”的问题。报告声称几乎所有受访的被捕人士都曾遭到队员用警棍和拳头殴打,即使他们在过程中没有反抗或已经被制服后仍然继续被攻击,导致多人需送院治理[160]。
已知行动纪录[编辑]
由于特别任务连属于高度机密的部门,因此,绝大部分的行动均不被传媒发现、报道或被公众得悉。2014年8月3日,警务处透过政府新闻处在香港政府新闻网首次公布,共参与162次行动及335次水底搜索[161][162][163][164][165];以下为自1978年开始至今已经确定的行动以及水底搜索纪录:
本表是动态列表,或许永远不会完结。欢迎您参考可靠来源来查漏补缺。
已知行动纪录
1978年12月24日:汇丰号难民船行动
1979年7月31日:中环联邦大厦26楼,1名手持防卫手枪及两樽易燃物体的疑犯挟持6名人质(其中1人怀孕,另外一名被枪伤的人质是著名商人查懋声),特别任务连登楼及于天台戒备,经历5小时的谈判,最后由警察谈判组成功劝服疑犯,并且由特别任务连拘捕持械挟匪,成功营救所有人质。事件是特别任务连首次参与涉及刑事罪案的行动,亦使到特别任务连曝光,为公众所知[166][167]。
1983年:于香港国际机场制服醉酒大闹的英国军人。
1984年2月5日:宝生银行解款车械劫案
1985年9月24日:忠信表行械劫案
1986年11月29日深夜11时许:水上攻击队于铜锣湾避风塘登上一艘由黑社会控制的游艇上拘捕逾60人,检获逾600万港元赌帐[168]。
1989年10月23日:红磡华丰街
1990年11月28日:马鞍山
1991年6月23日:沙田香粉寮村
1991年7月27日:锦田水头村
1991年10月23日:于屯门屯利街新都大厦拘捕4名持械男女,跟持械行劫的集团有关,起获一支手枪及一批可疑的金饰[169][170]。
1992年3月13日:柴湾童军山
1992年4月25日清晨:在香港十几处地点搜查于4月24日于大角咀利得街与警察爆发枪战的多名匪徒(于4月23日,在九龙弥敦道的周生生珠宝金行持械行劫了市场价值逾200万港元的金饰),包括强攻进入位于大角咀基隆街的3个单位,又于角祥街及东安街某些单位搜出大量军火[171]。
1992年5月1日:新蒲岗仁爱街
1992年5月6日:元朗
1992年5月22日:旺角砵兰街
1992年6月1日:流浮山
1992年7月14日:于畔溪酒家拘捕3名持械匪徒,起出3支手枪及多发子弹,事后全体获得西九龙总区刑事科高级警司嘉奖。
1992年7月14日:完成上述案件后,随即到旺角黑布街利丰大厦4楼3号,拘捕与大圈仔有密切关系的3男5女,起获一支上有3发子弹的苏联制9毫米曲尺手枪、一支匈牙利制7.62口径曲尺手枪、一个上满7粒子弹的弹匣、一个手枪灭声器及4把开山刀[172]。
1992年12月2日:荃湾中心枪战
1993年1月6日下午12时20分:位于旺角弥敦道信和中心的谢瑞麟珠宝金行被3名蒙面匪徒,包括叶继欢等,手持AK-47自动步枪持械行劫市场价值逾300万港元的金饰。匪徒逃走期间,多次沿著弥敦道随意地乱枪扫射,一名女途人被流弹击中丧生,另外一名赴到场的警务人员亦都中枪受伤。期后警察设置路障及跟踪可疑车辆,先后与贼人于窝打老道与佛光街爆发警匪枪战,其中一名匪徒于大环家维邨被警务人员击毙,其馀贼人则逃去无踪。特别任务连曾经奉召以协助搜捕,但是由于匪徒已经逃逸,故此行动未有展开。
1993年1月8日:油麻地新填地街金行劫案。
1993年1月17日晚上7时:于九龙城界限街拘捕曾经持械行劫一名浅水湾银行大班、又于同月2日持械行劫一间油麻地太平馆及引发警匪枪战的省港旗兵首领(因为腰间两边经常佩有黑星手枪而有“双枪王”之称的潘銮彬)的两名同党,并且起出200,000赃款、3支手枪及1枚手雷[173][174]。
1993年6月5日:强攻进入位于尖沙咀么地道的一间单位,拘捕两名于同年3月2日前在黄大仙斧山道向警务人员开枪的持械疑犯,并且起出一支手枪[175]。
1993年6月19日:土瓜湾机利士北路
1993年6月23日:水上攻击队于铜锣湾避风塘以30秒时间极速登上赌船拘捕45人[176][177][178][179][180][181]。
1994年5月2日:屯门青山警署[182]
1994年12月9日:上水坑头村
1995年,水上攻击队约10名人员于大埔林村河进行水底搜证,长达3日。
1995年1月5日至6日:油塘
1995年1月13日:锦田
1995年:上水,特别任务连乘坐橡皮艇渡水穿梭参与拯救[183]。
1995年3月8日:于大埔九龙坑村攻破毒窟,拘捕两人,事后全体人员获毒品调查科总警司嘉许[184]。
1995年5月9日:尖沙咀日航酒店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为香港主权交接仪式前后进行要员保护任务。
1997年7月:水上攻击队于湾仔对出的维多利亚港进行水底搜索。
1998年7月2日:为到访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进行保安任务。
1998年:水上攻击队于上水及粉岭进行拯救任务。
2000年5月17日:基于国际刑警情报通报,于西博寮海峡戒备具有重火力的毒枭[185]。
2000年7月31日:一架从日本东京经由台北抵达香港的国泰航空波音747广体客机,在准备启程往法国巴黎期间,被一名手持曲尺手枪的男子由候机室冲入机舱,骑劫客机。该持枪男子反锁飞机门,挟持一名清洁女工。机场特警组空群出动,封锁了14道登机门及将飞机重重包围,同时疏散群众。于零晨时,持枪男子发出通牒,命令机场特警组在5分钟内撤退,否则枪杀人质。于0时43分,特别任务连登机,警察谈判组成功劝服疑犯,营救人质[186][187][188][189]。
2001年4月14日凌晨:一名26岁来自湖南的非法入境者企图潜进九龙毕架山帝景峰爆窃,遭到识破后爬出外墙,以逃避警察拘捕。深水埗警区召唤特别任务连戒备。[190][191][192]
2001年5月23日:于屯门青砖围奕园村,搜查缉捕4名涉及早前于何文田枪击警务人员的悍匪[193][194]。
2001年6月:香港天文台悬挂红色暴雨警告讯号,新界广泛地区录得逾200毫米雨量,其中北区出现十年一遇的大暴雨,在上水录得300毫米雨量,变成一片汪洋泽国,其中天平山村为重灾区,整条村被淹没,部分房屋更被没顶,大批村民被洪水围困。特别任务连和快速应变部队乘坐橡皮艇渡水穿梭参与拯救[195],联同其他救援部队,合共救出113名村民[196]。
2002年5月:广东省公安厅行动技术处发现季炳雄由泰国及缅甸边界线潜逃进入中国广西,怀疑他准备偷渡来香港,并且藏匿于离岛,特别任务连出动到长洲及坪洲搜查缉捕[197][198]。
2002年7月19日:香港警务处与广东省公安厅交换情报后获得知悉,一个配备重型军火的跨境持械行劫犯罪集团正在准备偷渡潜入香港犯罪,在时任主管欧阳照刚警司的领导下,约30名特别任务连人员以便衣的身份于屯门海滨花园埋伏。下午3时50分,3名省港旗兵偷渡登陆屯门,并且乘坐的士至该公园,与两名香港同党会合。特别任务连于是采取行动,期间遭遇到激烈的反抗,疑犯企图从背囊拔出枪械,特别任务连人员于是拔出佩枪先发制人举枪警告,5名疑犯束手就擒,与此同时起获1支雷呜灯短柄鸟枪、1支54式手枪、11发霰弹及6粒子弹[199][200]。
2002年8月14日下午3时:特别任务连乘坐直升机于离岛空降驻守及进行部署,防备季炳雄[201]。
2002年9月6日:于元朗区多条围村进行搜查,协助西九龙总区重案组追捕两名涉嫌南洋酒店绑架案的疑犯。经过重案组的通宵调查,确定白沙村为目标地点,于下午开始将整条村落封锁,由特别任务连入村进行搜查[202],卒于72号村屋拘捕一名疑犯,稍后再于一间卷闸公司拘捕两名疑犯[203][204]
2002年9月8日:南洋酒店绑架案
2002年11月11日晚上7时:接收到中国公安部的情报通知,一个由香港人及中国大陆雇佣匪徒所组成的犯罪组织将会在香港联络及准备持械行劫一家位于旺角的金行。约30名特别任务连人员首次连同攻击犬(名为洛奇)兵分两路,分别于红磡土瓜湾道237号登上丰益大厦2楼一间别墅租房[61][205],以及从马路边利用长梯攀爬上檐篷上,直接飞扑进入别墅的窗口内,与已经登楼戒备的人员里应外合,一举强攻进入,最终成功拘捕1名为香港人的主脑及1及省港旗兵,并且起获一支64式手枪[206]及3发子弹[207]。
2002年11月18至20日:为到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进行要员保护任务,于香港国际机场布置狙击手队[208][209]。
2002年11月19日:为到即将举行世界会计师大会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对出的海域进行水底搜索[208]。
2003年6月24日:逾80名特别任务连人员兵分两路,一队于大屿山大鸦洲附近海域戒备,一队于塘福海边的石滩埋伏,至下午3时许,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人员发现一艘载有3人的快艇高速航行至塘福海滩,其中两人迅速跳上石滩逃走,另外一人则驾艇离去。特别任务连人员于是采取行动,拘捕两名抢滩疑犯,并且起获1支54式手枪及4粒子弹;而逃离的快艇于大鸦洲海域被特别任务连人员截获[210][211][212]。
2003年10月3日,协助轮椅凶杀案的搜证[213]。
2003年12月24日:拘捕季炳雄。
2004年2月22日:交通部于大埔荔枝坑村调查关于大埔公路一辆小型巴士被骑劫的案件时,意外撞破5名匪徒在某屋内打劫一对夫妇,由特别任务连进行陆空搜捕,并且先后拘捕全部5名疑犯。
2004年12月10日零时:于西贡榕树澳一个鱼排破获一座海上毒品工场,橡获大批制毒工具、7桶共400公升混合了可卡因的咖啡溶液(若然经过提炼,可以制造成为20公斤的粉状可卡因,市场价值1,200万港元,为香港历史上最大宗),并且拘捕包括主脑在内的4名男子,其中一名秘鲁疑犯相信是由贩毒集团聘请的制毒专家[214][215]。
2005年12月17至18日:于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举行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高调戒备[216][217]。
2006年3月17日上午10时许:搜查位于大屿山裕东苑的一个单位。(相关参见 徐步高枪击案[218])
2007年4月13日:于香港仔避风塘采取突击行动,捣破一艘由趸船改装而成的百家乐赌船[219]。
2007年7月12日:于深水埗福荣街124号一所住宅单位,以30秒的极速连环破开非法赌档几多重型装备障碍,协助区特别职务队成功将赌档捣破,拘捕14名疑犯。
2007年8月3日:于沙田城门河进行关于一宗电枪抢劫途人案件的水底搜证,历时约3小时,人员使用磁石棒,成功发现一支怀疑涉及案件的电枪[220][221]。
2008年5月2日:为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区火炬接力作保安任务。
2008年5月7日:于九龙城码头附近海域进行关于王嘉梅命案的水底搜证。
2008年5月9日:于九龙城码头附近海域进行关于王嘉梅命案的水底搜证[222]。
2008年5月27日:于大埔林村河广福桥桥下,进行关于地勤服务员被劫杀案的水底搜证。[223]
2008年8月7日下午5时30分,于观塘码头一带打捞一名36岁物流业女东主的尸首及行凶器。[224]
2010年10月31日:于香港仔鸭脷洲进行水底搜证。[225]
2011年4月16日至18日:为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进行要员保护任务,多组狙击手进驻于其留宿的君悦酒店及到访的香港交易所等地方,并且派出一辆置有重型武器及一辆流紧医疗车辆随队戒备[226][227]。
2011年5月22日:为到访的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到泊的分域码头处进行水底搜索。
2011年7月24日至25日:为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莉进行要员保护任务[228][229][230]。
2011年8月16至18日:为到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进行要员保护任务,包括派出一辆置有重型武器及一辆流紧医疗车辆随队戒备[231]。
2011年8月19日:20名人员到深井青龙湾沙滩,乘坐橡皮艇靠近至海边,潜进海底打捞凶器,1小时后,寻获与案中有关的刀具[232]。
2011年9月16至19日:六亿元可卡因案
2011年11月29日:于龙虾湾水底搜索一支早前由一名潜水员于打鱼期间意外地遗失的渔枪[233]。
2011年12月18日至20日:于圣士提反湾水上活动中心对开海底,发现两枚于1980年代制造的驻港英军迫击炮弹,期后被发现的一枚长约半米及直径0.81米,重45公斤,另一枚则相信已经随著水流冲走。[234]12月20日中午,爆炸品处理课在特别任务连出动约20名人员协助封锁现场一带海域及搜索下,于海底发现并且引爆早前第二次被发现的一枚照明用迫击炮弹。[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
2012年3月24-25日:为到访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进行要员保护任务[244]。
2012年5月6日上午11时许:逾10名人员于北角码头海滨公园的附近海域,每两人一组轮流潜进海底至4米深处水底搜证一件涉及一宗严重伤人案的凶器[245][246]。
2012年6月27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对出的维多利亚港进行水底搜索,为即将到访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兼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进行事前保安准备[247]。
2012年6月29日:于启德邮轮码头对出的维多利亚港进行水底搜索,为即将到访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事前保安准备。
2012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为到访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要员保护任务,于香港国际机场布置狙击手队[248],沿途派出3辆置有重型武器及1辆流紧医疗车辆随队戒备[249],及乘坐两架直升机进行高空巡逻及狙击戒备。
2012年7月14日:于水警西分区水域进行水底搜索[250]。
2012年8月10日至13日:为神舟九号载人航天任务访港澳代表团进行要员保护任务[251][252]。
2012年8月26日:于保安局局长亲身监督下,西九龙总区刑事部及油尖警区共232名探员进行大规模的扫毒行动,突击搜查13间持有牌照及无牌照的酒吧,并且到旺角及将军澳搜查两个怀疑用作毒品储存及分销中心的住宅单位。行动中,特别任务连出动以进行破门任务,在极速下进行攻坚并且控制疑犯,以免毒品证据有机会被销毁[253]。
2012年9月10至11日:于西贡区大鹏湾石牛洲对开海底,发现3枚炮弹,各长约35公分,直径约15公分。爆炸品处理课在特别任务连协助封锁现场一带海域及搜索下,至于海底警方爆炸品处理课人员联同消防昨封锁现场一带海域,经搜查后初步发现海底有3个怀疑战时炮弹。至9月11日晚上7时50分,于海底引爆其中两枚相信已经失效的炮弹,其馀一个为内无爆炸品的实心穿甲弹,则被检走[254][255]。
2012年10月1日:为到于维多利亚港海域所举办的香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烟花汇演进行保安任务。
2012年10月1至5日:南丫岛撞船事故
2013年3月18日早上9时许至下午1时许:特别任务连出动12名人员于大角咀海辉道浪澄湾公众码头近岸100米长乘30米阔的范围内进行水底搜证[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分成3队,每队再细分为两人水底搜证40分钟后轮换[266]。
2013年8月24日上午11时许至下午2时许:于天水围天恒邨恒健楼对开的排水道进行水底搜证,历时约3小时[267]。
2013年11月1日中午12时许:特别任务连出动约8名人员于沙田乌溪沙水底搜证涉及一宗黑社会伤人案的凶器,约3小时,成功发现一柄怀疑涉及案件的锤[268]。
2014年3月18至19日:于上水梧桐河水底搜证涉及刘进图遇袭案的凶器[269]。
2014年6月1日上午:跟踪支援队包围启德启晴邨乐晴楼10楼其中一个单位,参与拘捕涉及于日前(2014年5月31日)发生的枪击案的疑犯[142]。至早上11时许,疑犯突然开门及向人员射击两枪,人员则回击一枪。其后,特别任务连赶赴现场,于早上11时45分左右,其中两名人员从楼宇外游绳而下,在同幢大厦11楼窗外高空戒备[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最终疑犯于特别任务连从走廊强攻进入单位后被发现不省人事(身上藏有8发子弹,身旁藏有一支手枪),相信已经吞枪自杀,被救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后,证实死亡[152]。于行动中,共检获两支手枪及(未计算此前已经发射的字弹)8发子弹[154]。
2014年8月10日上午11时至下午1时许:在马料水水警基地解开逮捕船只系统鱼网[270]。
2014年12月23日,水鬼队于铁篸洲进行海底搜索。
2015年7月13日,水鬼队于愉景湾的二白湾寻找豪宅爆窃案的失踪夹万。
2016年4月2日,水鬼队于信德中心海边进行水底搜证。
2017年1月15日早上4时至5时,协助新界北总区重案组,以15秒的时间,攻入位于八乡大江埔长江村一间村屋,拘捕3名持有武器的爆窃案大陆嫌犯,其中一名为退役解放军。
2017年4月30日至5月1日,为到访的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进行要员保护任务
2018年4月10至12日,为到访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进行要员保护任务[271]
2018年5月25日,水鬼队于西贡一带进行水底搜证。
2018年9月4日,水鬼队于汀九近水湾进行水底搜索。
2018年12月7日,水鬼队于华富邨对开海面为尼龙袋藏尸案进行水底搜证。
2019年3月15日,纽西兰基督城清真寺枪击案发生后,在基督城受训的两名特别任务连队员与当地警方一同作出应对,并为伤者提供医疗援助。
自2019年6月反修例风波开始后,特别任务连作为速龙小队的一部份,在多场公众活动中参与镇压示威者的行动。
2019年1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学冲突期间,在香港历史博物馆进行部署。另外,隶属速龙小队的特别任务连成员则荷枪实弹地在理工大学内外与示威者对峙。
2019年12月9日,特别任务连于东区裁判法院进行押解任务。
2020年1月18日早上,在季炳雄出狱到机场时,在沿途戒备。
2021年9月28日,水鬼队于沙洲一带为水警殉职案进行海底搜索。
2021年12月24日,毒品调查科连同特别任务连在鲤鱼门捣破市值约8.4亿元运毒案,是历来最大宗的氯胺酮毒品案件。
2022年6月30日至7月1日,为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要员保护任务。
2022年9月9日,爆炸品处理课联同水鬼队等多个部门于鹤咀水域处理二战时期英军水雷。
2023年2月25日,水鬼队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寻找蔡天凤碎尸案中的头颅。
2023年8月23日,水鬼队于北角码头进行水底搜证。
2024年8月22日,押解甲级疑犯文子星前往机场。
2024年10月8日,爆炸品处理课联同水鬼队等多个部门于西贡石牛洲水域处理一枚二战时期500磅日式空投炸弹。
2025年6月2日,晚上11时于沙田第一城围捕恒生银行劫案匪徒。
2025年6月3日,水鬼队于红磡德丰街对出海面进行水底搜证。
著名队员[编辑]
邓竟成,前警务处处长,首位本地暨华人攻击队队长及特别任务连副主管兼任训练主管,先后于1984年及1985年策划拘捕宝生银行解款车械劫案及忠信表行械劫案涉案者的攻坚行动。于退休后曾经出任香港足球总会独立董事,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主席。
梁家声,前警长,先后于1984年及1985年参与拘捕宝生银行解款车械劫案及忠信表行械劫案涉案者的攻坚行动;现任权益互助会主席。
欧阳照刚,于1999年7月至2006年2月期间担任特别任务连主管,为首位本地暨华人主管,在任期间多有建树,对特别任务连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又成功处理了南洋酒店绑架案及拘捕季炳雄等轰动香港社会的罪案等。被称誉为“近代飞虎队之父”。
郭荫庸,前行动处处长,前特别任务连主管。
陈健国,前机动部队校长。
陈思达,现任助理处长(公共关系),前特别任务连主管。
公众联系[编辑]
除了警察事务,特别任务连亦有参与公益及社区活动,包括参与抬轿比赛及教化边缘青年等[272]。
轶事[编辑]
正门对联[编辑]
在特别任务连的总部大门外挂有一副对联──“飞身救急志为先,队员同照应;虎口馀生功不二,豪杰更刚强。”[273]
办公室门牌匾[编辑]
在特别任务连主管办公室门外挂有一副牌匾──“恐怖主义袭击,我们势必迎头痛击”(Terrorism Is The Threat;We Are The Answer)。
女性人员[编辑]
特别任务连从成立至今,仅有一名女性警务人员曾经服务,驻守于行政组[274]。惟近年一些与特别任务连相关的影视作品,都会虚构有女性警务人员加入行动组执行前线任务,以增加娱乐性。
职级[编辑]
成功通过试用时期的警员,均会署理警长职级,直至其晋升或者从特别任务连退役为止。
便衣由来[编辑]
特别任务连人员处于休班时间被呼招出动,值班人员会透过电脑向所有相关人员的传呼机发出一组密码,为了避免资料外泄或将行踪曝光,这组密码并不透过一般电讯公司传呼。当特别任务连人员出勤集合同时,值班警员则须将所须的工具、武器及相关装备搬上警察车辆前往共同约定的集合地点。为求节约时间,因此会看到特别任务连人员身穿便服,套上战术背心和防弹衣,以及头套来执行任务的特殊装扮。
训练期间殉职及重伤者[编辑]
由于特别任务连的训练水平以及要求极高、内容范畴涉及大量危险项目,人员于训练期间严重受伤以至殉职的情况屡有发生,原因包括猝死及心肌梗死等,亦有发生过因为测试或者于练习时使用不同类型的新型武器及器材时所引发的意外,而导致严重伤亡。其中一次最为知名的意外发生于1984年12月4日,25岁人员陈岳文在边境新屋岭靶场练习时发生意外,太阳穴受到枪伤,在被送往医院期间殉职。1987年2月4日,26岁人员陈逸南在元朗青山白泥靶场练习时发生意外,肺部受到枪伤,被送往医院期间心脏一度停顿,在英军医院昏迷12日后才回复知觉,然而因为反应变得迟钝,被逼离开特别任务连[275]。1998年4月6日,在启德机场举行的反恐演习中,两名人员从直升机坠下[276]。另外一次较为知名的意外发生于1991年1月15日,特别任务连及美国海军海豹部队第六分队在美国维珍尼亚州对外的公海上进行的一次联合训练中,模拟两队人员乘坐快艇追逐截击一艘军舰,当3名海豹部队第六分队人员完成从快艇扶靠钢梯攀爬上军舰甲板后,轮到第一位特别任务连人员──狙击手曾广标,攀爬时,其左手紧握的一条直径达4吋的钢缆突然折断,致使曾广标从30呎高、临近军舰甲板的位置堕下至快艇上,结果其身体多处严重受伤(包括脑部血管轻微爆裂、颈椎神经线断裂至整边右臂及手丧失活动能力、脊椎爆裂、锁骨折断、肋骨碎裂及膝盖缺陷),被逼退出特别任务连[277]。
根据统计(由《太阳报》报道),于1999年至2005年年间,共有5名人员于训练期间殉职。
以特别任务连为题材的作品[编辑]
特别任务连角色一直大量在电影及电视剧中亮相,包括由香港电台制作的单元电视连续剧集《执法群英》(2003年),由无线电视制作的电视连续剧集《叛逃》(2014年),卡通片《春田花花同学会》(2006年),喜剧《逃学威龙2》(1992年),警匪电影《紫雨风暴》(1999年)、《大事件》(2004年)、《男儿本色》(2007年)、《夺帅》(2008年)、《火龙》(2010年)、《全城戒备》(2010年)、《寒战》(2012年)、《风暴》(2013年)及《使徒行者》(2014年)等等,以至由香港辅助警察队人员参与出演的美国电影《蝙蝠侠—黑夜之神》(2008年)及《黑客特攻》(2015年)等等。其中余允抗执导的《飞虎奇兵》(1985年)为首部正式以特别任务连为中心题材的香港电影,其后陈嘉上执导的《飞虎雄心》(1994年)及《飞虎》(1996年)则最为贴近现实取材。
书籍[编辑]
《捍卫者》
《特工》
《城市战争》
《飞虎传奇》
《飞虎新传》
《飞虎2000》
《飞虎传奇三十年》(2004年4月20日)
《我系飞虎》(2005年9月)
《特别任务连》(2008年)
《飞虎》(2013年)
电视节目[编辑]
《香港重案实录──飞虎奇兵》
《飞越五十载》
电视剧[编辑]
《飞虎群英》(1989年)
《飞虎》(2012年)
《神枪狙击》(2013年)
《飞虎II》(2014年)
《飞虎之潜行极战》(2018年)
《飞虎之雷霆极战》(2019年)
《逆天奇案》(2021年)
《飞虎之壮志英雄》(2022年)
电影[编辑]
《飞虎奇兵》(1985年)
《神勇飞虎霸王花》(1989年)
《逃学威龙》(1991年)
《逃学威龙2》(1992年)
《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1992年)
《飞虎雄心》(1993年)
《飞虎雄师之极道战士》(1994年)
《飞虎雄风》(1994年)
《鼠胆龙威》(1995年)
《公仆2》(1995年)
《飞虎》(1996年)
《黑侠》(1996年)
《飞虎雄心2之傲气比天高》(1996年)
《飞虎雄风II之抢滩行动》(1996年)
《特种飞虎》(1997年)
《女飞虎》(1997年)
《B计划》(1998年)
《惊天大贼王》(1998年)
《暗战》(1999年)
《紫雨风暴》(1999年)
《枪王》(2000年)
《顺流逆流》(2000年)
《重装警察》(2001年)
《飞虎雄师之二人三足》(2002年)
《飞虎雄师系列》
《飞虎雄师》(2002年)
《飞虎雄师之中环茶室凶杀案》(2002年)
《飞虎雄狮之边缘人》(2003年)
《飞虎雄师之劫金风暴》(2003年)
《飞虎雄师之复仇》(2003年)
《飞虎雄师之救世者》(2003年)
《飞虎雄师之点指兵兵》(2003年
《飞虎雄师之枪王行动》(2003年)
《飞虎雄师之再战江湖》(2003年)
《飞虎雄师之英雄本色》(2003年)
《大事件》(2004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男儿本色》(2007年)
《夺帅》(2008年)
《神枪手》(2009年)
《撕票风云》(2010年)
《全城戒备》(2010年)
《寒战》(2012年)
《风暴》(2013年)
《飞虎出征》(2013年)
《冰封:重生之门》(2014年)
《寒战II》(2016年)
《辣警霸王花》(2016年)
《拆弹专家》(2017年)
《摩天大楼》(2018年)
《无双》(2018年)
《拆弹专家2》(2020年)
《谈判专家》(2024年)
电子游戏[编辑]
《特种部队online》
《彩虹六号:围攻》:第二年度DLC(2017年)加入了一男一女共两名SDU探员,但游戏中的探员会使用部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规武器和未列装的SIX12散弹枪,而非SDU在现实中所装备的武器。
宣传片[编辑]
《守城》(2021年)
注释[编辑]
^ “畜”与“速”为粤语同音字,即带讽刺他们是“畜牲”的意味
参考文献[编辑]
^ 《现代特种部队》第67页 板本明著 枫书坊 2013年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全球第三劲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6日
^ 全球世界十一大特种部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榜文网 2009年5月10日
^ 整装待发的特警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闻公报》 2002年2月10日
^ SDU可在任何环境执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6月2日
^ 特別任務連.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警讯──特别任务连特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电台电视部 2009年11月12日
^ 地狱警官策动 警员合法互殴拳拳到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8月3日
^ 香港回归:英方告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头条日报》
^ 处长嘉奖两名人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826期
^ 各队员须具备 海陆空作战力 《苹果日报》 2003年10月6日
^ 《香港警察──历史见证与执法生涯》第199页 何家麒和朱耀光著 三联书局 2011年
^ “飞虎”40年四大战役立大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2日
^ 14.0 14.1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飞越木人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5日
^ 超級警察之飛虎隊 飛虎隊死士式訓練.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服务为本、精益求精 副处长曾伟雄谈警队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901期
^ 《恩雨之聲》──前飛虎隊員. [201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8).
^ About the STAR Introduction and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R.
^ Overseas Train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R.
^ High-speed fleet for uni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日报》 1994年3月1日
^ 簡介. [200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 《警讯》消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721期
^ 飞虎队拟上街执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1年3月28日
^ 特警队获处长嘉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773期
^ 探访水陆特勤队:"蛙人"本领超凡 深港边境护安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公报》 2012年10月16日
^ 北京特警竞技 邀港飞虎队加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1年4月13日
^ 飞虎40周年群英会 300精英聚首庆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头条日报》 2014年5月30日
^ 飞虎队成立40年 港府刊文纪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8月3日
^ 香港飞虎队训练:不分人犬皆精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8月3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 萧俊明积极向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757期
^ Elite police unit cuts tests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1997年6月26日
^ 特警队招募新队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661期
^ 严苛体能难捱 宁拣机场特警 警队王牌冷场 飞虎队少人考 《苹果日报》 2003年10月6日
^ 机场特警打得又睇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方日报》2007年10月19日
^ 体能差 怕辛苦 投考飞虎队人数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巴士的报》 2014年6月3日
^ 200警迅速解危 “未来一哥”表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4年6月3日
^ Elite Flying Tigers to target mental streng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1999年8月11日
^ 香港飞虎队战绩辉煌 可媲美世界一流反恐部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网 2010年8月24日
^ 香港飞虎队及机场特警展开一年一度内部招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洋网 2004年7月19日
^ Tigers roar as police secrets expos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1996年5月23日
^ 特别任务连招募人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868期
^ Not for the meek: Elite police unit seeks assault team lead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2008年4月5日
^ 特警隊舉辦訓練課程 協助人員應付遴選.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飞虎队昂然踏进四十周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1021期
^ 揭秘飞虎队员:起薪2万 必戴头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6月6日
^ 《警讯──特别任务连特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电台电视部
^ 《香港警察──历史见证与执法生涯》 第201页 何家麒和朱耀光著 三联书局 2011年
^ 飞虎队成立40年服役警员仅380馀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8月4日
^ 成立40周年 训练实况曝光 飞虎队地狱遴选 每四个筛剩一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8月4日
^ 警队首办生命救援课程 提供院前创伤技术训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772期
^ 人员修毕战术及行动医学课程 获得更深入急救知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688期
^ 人员修读高级急救课程 实践警队救急扶危精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675期
^ 警队院前辅助 医疗急救人员大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750期
^ 警察学院推出新课程 提高人员急救技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835期
^ 警察導向戰術急救醫療課程. [201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 考射击须5连中红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8月4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太阳报》 2000年11月1日
^ 成立四十周年 千挑百选精英 短片掀飞虎队神秘面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报》 2014年8月4日
^ 全能“飞虎狗”首出报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61.0 61.1 特写:攻击犬具“爆炸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飞虎玛莲莱咬伤领犬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公报》 2012年11月3日
^ 飞虎犬名字要保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4年6月8日
^ 707th Special Missions Battalion. [201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黄毅力 力笔从心:谈港警与特区政府的应变能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都市日报》2010年9月2日
^ 香港反恐主力——飞虎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10年8月24日
^ "Flying Tigers" Roar for Consular Cor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610期
^ South West Regional Practitioners. [2015-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存档副本. [202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3).
^ [1]
^ Hong Kong Police Force. Transcend 50 years - Episode 3 (Youtube video).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19 September 2024 [18 November 2024] (English).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占Sir on Duty——反劫机特种作战 《头条日报》 2011年5月4日
^ 揭開「叢林飛虎」真面目 蘋果日報.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装备精良 训练严格 行动专业 飞虎队24小时全天候戒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报》 2014年6月2日
^ 训练片段首次曝光 飞虎四十愈战愈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头条日报》 2014年8月4日
^ 飞虎队40年 380精英护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世界日报》 2014年8月4日
^ 存档副本.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盲聋弹”一出 目标冇得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4年6月2日
^ Typical Loadout. [200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7-11).
^ 左轮残旧缺零件 警队引入两款曲尺手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报》
^ [2]
^ 存档副本. [202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4).
^ 飞虎新王牌魔兽战车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6年12月25日
^ 财务委员会参考文件 FCRI(2004-05)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十一页
^ 總目122 - 香港警務處 (PDF). [2011-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0-19).
^ [3][永久失效链接]
^ PTU添装甲车迎东亚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8年11月14日
^ 新一批装甲车将投入服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889期
^ 重装备巨型卡车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1年5月24日
^ 香港特別任務連. [201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9).
^ 總目122 - 香港警務處 (PDF). [2012-06-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5).
^ 飞虎队反恐添四防弹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4年8月3日
^ 拨款逾5.5亿 纪律部队换装备[失效链接]
^ [4]
^ [5]
^ [6]
^ [7]
^ [8]
^ [9]
^ [10]
^ https://scontent-b.xx.fbcdn.net/hphotos-xfp1/v/t1.0-9/q87/s720x720/10154233_10152733796303696_6476615794074834585_n.jpg?oh=ed34f5f4f9624fabee12107ca080c222&oe=54D235CE
^ 警 破门爆弹 吓煞酒店住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2年9月9日
^ 飞虎擒绑架案两主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2年9月9日
^ 飛虎隊投震撼彈 攻酒店房擒3綁匪. [2013-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5).
^ 飞虎队凌晨再擒两绑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2年9月8日
^ 绑票主犯全落网今提堂[失效链接] 《星岛日报》 2002年9月9日
^ 四部门合作显神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9月9日
^ 绑架案拘15人起40万赎金 飞虎擒双枪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9月9日
^ 绑架案仍有两主犯在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2年9月9日
^ 杀人房战术 不流一滴血 飞虎悍将十秒攻入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9月9日
^ 绑票案四十万赎金起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2年9月9日
^ 报讯者可得二百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开埠以来五代贼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警悬二百万缉季炳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曾因偷窃入狱 与警驳火中枪 季炳雄愈变愈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警布重兵贼王今提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6日
^ 情报科布罗网 迅雷不及掩耳 午夜突击爆门建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与贼王为邻 女住客一额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炸贼窦巨响恍如地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飞虎队扮“蜘蛛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警方早悉行踪 放长线钓大鱼 贼王持假证自美入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飞虎再出征 轰动国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4年6月2日
^ 飞虎队 警队王牌 威名远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6月2日
^ 香港飛虎隊重武裝 鬧區圍捕通緝犯. [201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 筹钱过年拟食大茶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长短火威力惊人 手榴弹爆炸夺命 武器媲美飞虎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飞虎生擒贼王季炳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贼王落网举觞称庆 确保平安莫毁长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季炳雄酣梦 飞虎队奇袭 夜擒贼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警破械劫集团 董建华赞表现出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政府新闻网 2003年12月24日
^ 香港贼王季炳雄10秒就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特首赞警高效破大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3年12月25日
^ [无线新闻 2003年12月24日]
^ 一哥坐正即获圣诞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行动出色有效 最佳圣诞礼物 董建华为警队骄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捉贼王尚未成功 截黑枪仍须努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3年12月25日
^ 范锡明:“秘密武器”应付午夜暴力 CIB幕后英雄揭当年擒新贼王内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1月30日
^ 4000万线人费破 8亿藏毒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 2011年9月20日
^ 座椅成凶器 惊见“尸叠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10月3日
^ 60秒变“水棺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10月3日
^ 人员获颁勋章及奖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1002期
^ 142.0 142.1 乐晴楼再传怀疑枪声飞虎队增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3.0 143.1 男子爬出乐晴楼单位疑似手枪指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4.0 144.1 乐晴楼传火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5.0 145.1 乐晴楼传出火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6.0 146.1 飞虎队从窗外进入传火光单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7.0 147.1 救护员进入乐晴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8.0 148.1 乐晴楼传白烟火光救护员进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49.0 149.1 乐晴楼传白烟火光至少1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50.0 150.1 救护员乐晴楼推出一伤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51.0 151.1 乐晴楼传出白烟火光至少1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152.0 152.1 飞虎队荷枪实弹围捕疑凶吞枪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25飞虎奉命Shoot to ki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6月2日
^ 154.0 154.1 启晴邨案发单位检两支手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6月1日
^ 启晴邨枪击案 凶徒吞枪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6月2日
^ 警捡“黑星”枪 可射穿避弹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6月2日
^ 存档副本.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 警武器升級 疑飛虎狙擊手戒備.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 疑偷拍飛虎隊部署 歷史博物館職員涉阻差辦公被捕.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 Hong Kong: Arbitrary arrests, brutal beatings and torture in police detention revealed.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 飞虎豪情 40长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4年8月1日
^ 香港官方首曝飞虎队受训图 不露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8月6日
^ 警皇牌飞虎队绝密训练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4年8月4日
^ 港警精英飞虎队成立40年 魔鬼训练曝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8月3日
^ 飞虎队成立40周年 政府发布训练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8月3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恐怖火头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3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空枪的秘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4日
^ 飞虎队蒙面行动被误做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11月13日
^ 飛虎隊屯門雷霆一擊 拘四男女檢手槍金飾. [2010-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200 heavily-armed police in flat raids.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中枪不死 事迹拍成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5月12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铁拳叉烧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4日
^ 93年洗劫太平馆开枪伤两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9月9日
^ Guns, cash seized in police rai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日报》 1993年1月18日
^ Wanted gunman arres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1993年6月6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水龙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水龙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水龙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人面赤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2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人面赤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2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人面赤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2日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同室操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9日
^ 九五年香港大事回顧. [201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我在飞虎队的日子 血泪交流不言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0年11月17日
^ 飛虎隊 SDU. [201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0).
^ 为回乡 7年前持枪图劫机判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报》 2007年11月30日
^ 香港新機場發生首宗劫機事件. [201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3).
^ [枪手闯国泰机挟人质 特警封现场飞虎队增援] 《苹果日报》 2000年8月1日
^ 李明逵赞扬人员 处理机场胁持人质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685期
^ 蛇匪游墙抗警12小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纪元》 2001年4月15日
^ 湖南“蛇匪”百呎高空戏港警11小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纪元》 2001年4月15日
^ 飞虎队曾候命拟强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纪元》 2001年4月15日
^ 飞虎队倾巢封山搜枪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1年5月24日
^ 飞虎队陆空搜轰四警匪 旗兵疑执行追杀令《苹果日报》 2001年5月24日
^ 水浸北区陆空大抢救[失效链接] 《星岛日报》 2001年6月10日
^ 新界十年最大暴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纪元时报》 2001年6月10日
^ 飞虎具三栖战斗力曾受训反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9月9日
^ 匿藏离岛 与枪贩闹翻 季炳雄潜港购枪犯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8月14日
^ 飞虎队布罗网擒三“雇佣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2年7月20日
^ [/http://www.sdupro.com/news/20020719.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飞虎队围剿5名省港旗兵 拘五汉起两枪] 2002年7月19日
^ 查悉季炳雄购枪部署惊天阴谋 飞虎队空降离岛剿贼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8月15日
^ 记者采访 以身犯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2年9月9日
^ 警闪电破富商绑架案[失效链接] 《星岛日报》 2002年9月7日
^ O记飞虎队联合行动 公安反恐部门送情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2年9月9日
^ 紫荊花下的“飛虎”——香港特別任務連(SDU). [201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5).
^ 飞虎队精英精装尽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12月25日
^ 飞虎出动 破旗兵械劫集团起枪擒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2年11月12日
^ 208.0 208.1 朱总抵港警空前严密保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2年11月19日
^ 狙击手保护朱镕基总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2年11月19日
^ 无气泡水肺行踪“隐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4年12月10日
^ 快艇速递旗兵 擒三匪起“黑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3年6月25日
^ 飞虎队拘两旗兵 检一枪四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3年6月25日
^ 尖东轮椅凶杀案 出动飞虎队协助搜集证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3年10月4日
^ 飞虎水鬼队夜破鱼排毒工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04年12月11日
^ 近年飞虎队参与重大案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4年6月2日
^ 暴徒势凶飞虎守会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1年12月18日
^ HK in tight security for WTO ministerial confer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11日
^ 殺警案中案 駐迪士尼警員疑含恨殺同僚. [2014-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飞虎水鬼破香港仔赌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07年4月13日
^ 為「皇后」延撈劫案電槍.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为“皇后”延捞劫案电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7年8月5日
^ 水鬼队“蛙人”落海搜寻证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08年5月10日
^ 劫杀弃尸案:水鬼队捞女地勤手机 《苹果日报》 2008年5月28日
^ [水鬼队观塘打捞被杀物流女东] 《星岛日报》 2008年8月7日
^ 半裸浮尸案 惨死OL情史揭秘 (详尽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周刊》 367期
^ 俄总统今访港严防恐袭 列“极高危 VIP” 警五部队戒备[失效链接]《苹果日报》 2011年4月16日
^ 俄總統旋風訪港遊維港. [2011-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0).
^ 飞虎队与美国特工 全程保护 《苹果日报》 2011年7月25日
^ 希拉里抵港今晤曾蔭權 警方出動飛虎隊特勤隊保護.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希拉妮访港 提升保安级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1年7月24日
^ 逾 2000警 海陆空保护李克强 《苹果日报》 2011年8月16日
^ “水鬼队”海底捞凶刀 闭路电视锁定疑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1年8月20日
^ 失魂鱼甩手掉渔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1年11月30日
^ 海底发现炮弹 赤柱停水上活动[失效链接] 《明报》 2011年12月19日
^ 赤柱海底引爆战时迫击炮弹[失效链接] 《明报》 2011年12月20日
^ 警方在聖士提反灣海底引爆八十年代迫擊砲.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 警方在赤柱引爆英軍迫擊炮彈. [202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 警方赤柱水底引爆迫擊炮彈.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
^ 料当年英军操练 发射后堕海遗下 赤柱水底炮弹寻获引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1年12月21日
^ 赤柱水底迫击炮弹引爆[失效链接] 《明报》 2011年12月21日
^ 赤柱引爆“深水炸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1年12月21日
^ 海底疑现炮弹 警搜索无果 《头条新闻》 2011年12月20日
^ 赤柱海底迫击炮 水鬼队搜获引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头条新闻》 2011年12月21日
^ 抗议小圈子 印尼总统访港 国际榄球赛 选举日三火头 警全力布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2年3月22日
^ 斩断阿伯手筋 疑犯重组案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5月7日
^ 晨运斩手筋案飞虎队打捞凶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12年5月7日
^ 逾百中南海保镖 万港警防备 滴水不漏护胡总 《头条日报》 2012年6月27日
^ 君悦高度戒备 G4疑乔装侍应 《星岛日报》 2012年6月30日
^ 四重保安阵 飞虎队护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6月30日
^ 飞虎队失56枚冲锋枪子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2年7月14日
^ 四日行程 G4飞虎队贴身保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阳报》 2012年8月12日
^ 探射灯:G4 飞虎 反恐队 保护三“国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8月12日
^ 保安局长督师 飞虎队扫毒拘38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2年8月27日
^ 引爆炸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2年9月12日
^ 战时炮弹现西贡海 军火专家水底引爆 《明报》 2012年9月12日
^ 警方派人到大角嘴打捞残肢 《明报》 2013年3月18日
^ 警方打捞大角嘴碎尸案证物无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3年3月18日
^ 警方大角咀打撈殘肢暫未有發現.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 蛙人大角咀海傍搜索棄置殘肢.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 警方再派员到浪澄湾打捞证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3年3月18日
^ 警方今早再到浪澄灣打撈殘肢.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警方打撈殘肢未有發現 不排除被水流沖走.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 警打捞残肢无发现或已冲走 《明报》 2013年3月17日
^ 警方不排除残肢被海水冲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3年3月17日
^ 魔子弑父杀母碎尸案 帮凶为兄弟出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周刊》 499期
^ 父母㓥房碎尸案 弃海残肢冲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3年3月18日
^ 与客车资争执 开车绝尘而去 黑的司机载走行李丢落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3年8月25日
^ 黑帮伤人案 “水鬼队”捞获凶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3年11月2日
^ 刘进图案两杀手疑老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4年3月19日
^ 15萬元魚網 纏引擎截船 水警首次使用 須召飛虎隊落海解開.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11]《香港01》
^ 飞虎队员教化边缘青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协青社 2002年6月
^ 存档副本. [201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Elite Flying Tigers police squad still soars after 40 years in a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2014年8月30日
^ Officer's $6.8m in damag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1995年3月7日
^ 'Flying Tigers' hurt in training helicopter plun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华早报》 1998年4月7日
^ 前飞虎队员勇闯难关 积极进修贡献警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第749期
参见[编辑]
香港主题
警察与执法主题
特别战术小队
反恐特勤队
机场特警组
跟踪支援队
政府飞行服务队
水警总区
小艇分区
海事紧急应变小组
爆炸品处理课
警犬队
警察谈判组
警察搜查队
要员保护组
保护证人组
警队护送组
重要基础设施保安协调中心
特别行动组
外部链接[编辑]
《警声》
"Flying Tigers" Roar for Consular Corp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警队举办训练课程 协助人员应付遴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员积极参与 特警队遴选体能训练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警队与机场特警 联合招募新成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别任务连/机场保安组 招募 2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DU /ASU Recruitment 2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别任务连/机场保安组招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飞虎队员勇闯难关 积极进修贡献警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DU / ASU Recruitment 2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别任务连/机场保安组招募组200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警队三十周年志庆举行晚宴联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警队获处长嘉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别任务连招募人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闻公布》
整装待发的特警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政府新闻网
飞虎豪情 40长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讯》
《警讯》特别任务连特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讯》特别任务连特辑(2009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闻片段
亚视新闻1992年荃湾中心广州楼第一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亚视新闻1992年荃湾中心广州楼第二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2年荃湾中心广州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3年季炳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无线新闻2003年季炳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
INFOGRAPHIC: Flying tig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视频
2002警察之夜 特别任务连表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特别任务连快速游绳示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察机动部队五十周年会操特别任务连拯救人质表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察机动部队五十周年会操特别任务连游绳表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年警察之夜 - 特警队及警犬队表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
INFOGRAPHIC: Flying tig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香港纪律部队保镖单位香港警务处特别任务连 · 反恐特勤队 · 机场特警组 · 要员保护组 · 保护证人组 · 警队护送组 · 中央解犯组香港海关保护证人组惩教署部份部门 · 惩教紧急应变队廉政公署证人保护及枪械组
查论编香港特种警察部队现时存在(陆上)特别任务连 · 机场特警组 · 反恐特勤队 · 跟踪支援队现时存在(海事)海事反恐怖活动小艇队 · 海事紧急应变小组曾经存在快艇特警队 · 水上攻击队 · 铁路应变部队[来源请求]
查论编 香港警务处主要架构表行动处行动部行动科防止非法入境控制中心 · 铁路组 · 行动部应变部队反恐及重大事故科反恐及重大事故组 · 反恐应变及演练组(反恐特勤队)大型活动科大型活动策划组 · 重点及搜查组(警察搜查队(高空搜查队 · 密闭场地搜查队) · 警犬队) · 警察公众联络组警察机动部队总部特别任务连 · 特别战术小队 · 警察高空工作队警察总区总区行动部指挥及控制中心 · 冲锋队(乡村巡逻队) · 警察机动部队 · 失踪人口调查组 · 快速应变部队 · 野外巡逻队 · 水警训练学校 · 小艇分区警区行动部军装巡逻小队 · 特遣队 · 行动支援小队 · T连 · 交通组 · 特别职务队 · 机场特警组刑事侦缉部刑事调查队 · 情报组 · 重案组 · 反三合会行动组 · 特别职务组 · 防止罪案办公室交通部调查及支援组 · 执行及管制组(警队护送组) · 交通督导队行政部杂项调查小队 · 行政支援小队
爆炸品处理课支援部支援科(策划行动课 · 总务课 · 职业安全健康课 · 牌照课 · 运输课 · 香港辅助警察队) · 警队资料及公开资料统筹课 · 交通总部公共关系部社区关系课 · 新闻及宣传课 · 传媒联络及支援课刑事及保安处刑事部总部科统计组 · 联络事务科支援科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 · 训令支援组 · 重大事件调查及灾难支援系统鉴证科支援课 · 电脑辅助指纹鉴证系统课 · 先进科技课 · 罪案现场课 · 摄影课 · 无犯罪纪录证明书及犯罪纪录资料办事处 · 性罪行定罪纪录查核办事处 · 军械法证课刑事情报科跟踪组(跟踪支援队)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科技罪案组(科技罪案初步应变小组) · 网络情报组 · 网络安全组 · 法理鉴证及训练组财富情报及调查科财富调查组 · 联合财富情报组毒品调查科行政组 · 行动组 · 情报组 · 赤鱲角机场警务处及海关联合情报组商业罪案调查科讹骗案调查组 · 反诈骗协调中心 · 情报及支援组 · 翻译组 · 行政组法医科 · 刑事纪录科 · 防止罪案科 ·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保安部要员保护组 · 保护证人组 · 警察谈判组 · 刑事及保安处重要基础设施保安协调中心人事及训练处人事部人事部总部课(警队纪律审裁组) · 人力资源科 · 服务条件及纪律科 · 人事服务及职员关系科(心理服务课)香港警察学院基础训练学校香港警察乐队 · 见习督察训练科 · 学警训练科 · 枪械训练科 · 支援科专业发展学校初级警务人员发展学习科 · 管理学习科 · 警察行动学习科 · 训练统筹及联络科专项研修学校侦缉训练中心(灾难遇害者辨认组) · 考评中心 · 警察驾驶及交通训练中心 · 研究中心行政及支援科 · 人力资源及财务科监管处资讯系统部总体服务科 · 主要系统课 · 数码服务课 · 电子警务课 · 系统保安及支援课 · 财务科 · 人事及总务科 · 资讯应用科 · 通讯科(第三代指挥及控制通讯系统科) · 创新方案实验室服务质素监察部工作表现检讨科 · 研究及监察科 · 投诉及内部调查科财务、政务及策划处政务部人事及总务科 · 编制及文职人员关系科财务部财务科 · 内部核数科 · 物料统筹科
策划及发展部国家安全处国家安全处仅列出首四层级的部门及具有条目的子部门及组别,详情请参见香港警务处架构